【题目】2003年7月,一个巨大的雷击使某林区发生森林大火.大火蔓延了数个月时间,总共210平方公里森林和居民区变成了灰烬.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森林系统被破坏了.大火过后很长时间,地面上只能生长出星星点点的杂草,却再也不能恢复成茂密的森林了.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答案】 由于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导致森林再也不能恢复原样 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
【解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受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一定的限度;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通过材料说明:由于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导致森林再也不能恢复原样。
(2)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1)探究过程
①提出问题:菜青虫选择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 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小组内对探究计划进行讨论和完善。
⑤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质疑:
(2)是应该直接取菜青虫进行探究,还是应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为什么?
(3)怎样对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
(4)对照实验要保证时间、环境等条件相同吗?
(5)实验用的材料大小颜色一样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C.动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有机物
D.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构成。
(2)我们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浸湿的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的呼吸是靠湿润的来完成。
(3)下列和蚯蚓一样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水蛭
B.蝗虫
C.家蚕
D.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的处理方法(注:每个瓶中放入10粒菜豆种子),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瓶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① |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 |
② | 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 |
③ | 放适量水,置于0℃左右的环境中 | |
④ | 放过量水,淹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
(1)本实验中,对照组是号瓶,有组对照实验。
(2)①号瓶和③号瓶能形成对照实验吗? , 原因是。
(3)通过本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据表回答问题:
瓶子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 |
A | 3 | 少量水,20℃ |
B | 3 | 无水,20℃ |
C | 3 | 少量水,-10℃ |
D | 3 | 水将种子淹没,20℃ |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号瓶做对照实验。
(3)请你预期A号、D号瓶的实验结果依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萌发”或“不萌发”),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试验田里种植花生,他们的下列做法对于花生正常出芽没有意义的是( )
A.在晴天进行播种
B.在春天进行播种
C.在雨后进行播种
D.在松土后进行播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