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根据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回答.
(1)图中表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口腔中,淀粉在唾液_____酶的作用下,部分被分解为麦芽糖.
(2)蛋白质在消化道的[C]_____开始被消化.
(3)图中D代表的消化器官是_____.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某快餐店推出的几组午餐食谱,对青少年来说,最科学、合理的一组食谱是( )
A.米饭、炒肉片、烧带鱼、炒青菜、水果
B.牛奶、炸鸡腿、面包、冰淇淋
C.馒头、红烧牛肉、清蒸肉圆、骨头汤
D.米饭、凉拌黄瓜、冬瓜海带汤、烧豆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的相对性状明显,是杂交实验的好材料。著名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豌豆的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现用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根据下面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甲组:高茎×高茎高茎410株﹢矮茎0株
乙组:高茎×矮茎高茎200株﹢矮茎198株
丙组:高茎×高茎高茎305株﹢矮茎106株
(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_______组实验数据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则丙组子代某一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3)豌豆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_________。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亲代的__________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表现。
(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作用。
(3)图乙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脱色后绿色的部分变成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甲叶片中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
(5)图甲白色部分不变蓝,原因是。
(6)写出此作用的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如图鸡卵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卵细胞由【 】 _______、【 ⑥ 】_______和【⑧ 】_____ 三部分共同构成.
(2)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_________(它是鸟卵中真正有生命的结构).
(3)气室可以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三副图是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抗病原体的侵入,如__________(填图1、图2、图3)所示,这属于第____________道防线。
【2】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_______性免疫。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1NA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后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道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的肠道内有能使人患病的细菌,也有能制造维生素的细菌,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分别是
A. 共生、寄生 B. 寄生、共生
C. 共生、共生 D. 寄生、寄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鸡卵的结构模式图,以及鸡卵内控制鸡冠性状的一对基因。图中的A表示控制显性性状——单冠的基因,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玫瑰冠的基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鸡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通过孵化,图中[ ]________可以发育成小鸡。
(2)如果一只单冠的母鸡与一只玫瑰冠的公鸡交配,所产下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3)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产蛋多的母鸡,“多产”这种变异能否遗传下去?_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