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 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由A控制的性状叫_______,由a控制的性状叫_______,他们是一对____________。
(2)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孩子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父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_____________,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________。就肤色类型来说,父亲能产生_____________种精子,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母亲能产生_____________种卵细胞,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
(4)受精卵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5)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害虫数量变化的曲线,请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数量先下降,然后又升高,是由于___。
(2)农药的施用将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而抗药性强的害虫继续生活下去,说明害虫产生的变异是___ , 它为抗药性的形成提供了___ 。
(3)害虫向抗药性逐年增强的方向发展,是由___ 决定的.起选择作用的是___ ,而这种作用是通过___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_____.
(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_____,结构[④]是_____.
(3)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_____.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_____.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⑦]是图甲中的_____(填图中代号,下同)发育来的,结构[⑧]是由图甲中的_____发育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
(2)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_____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是被叶片进行的_____作用所消耗.
(3)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时,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_____,小烧杯中的液体将变成_____色.
(4)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_____瓶的叶片.实验证明: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去甘肃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游学,由当地的科研人员介绍得知当地属于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在土壤干旱、贫瘠的地方,分布着荒漠植物如泡果白刺、唐古特白刺等。提高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率,可以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一定的作用。小明和同学们收集了这些植物的种子,对影响这些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进行了研究。
(1)荒漠植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
(2)泡果白刺等植物种子结构中的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同学们的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每组取泡果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种子各50粒,将种子放入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滴少许蒸馏水将种子浸湿,放置在植物生长培养箱里,设置不同温度并置于完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每24 h进行萌发检测,统计萌发个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对于实验中的两种植物种子来说,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两种植物的种子均放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这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20℃~30℃的环境温度对___________的种子萌发率影响更大。
③位于河西走廊的荒漠生态系统常年的平均气温在10℃左右,由此推测此气温环境更适宜___________的种子萌发,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