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观察图A和B,回答问题
(1)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一块骨骼是一个_____(填“组织”或“器官”).
(2)图中①是_____肌,②是_____肌.
(3)当手臂处于_____(填“A”或“B”)状态时,①处于收缩状态,②处于舒张状态.
(4)当骨骼肌受到了_____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绕着_____转动.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数量统计图,据下图作答:
(1)分析如图,我们得知,哺乳类和鸟类灭绝的数量最多的年份是____。
(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的原因有____等。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应包括三个层次:即____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____的多样性。
(4)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保护生态系统类型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等角度考虑,可建立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探究式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 ______ (结构)进出叶片.B过程可以拉动水与 ______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______ 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 ______ (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 ______ 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 ______ 内的叶片会变蓝。
(4)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 ______ 环境中。
(5)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______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