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蝗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种,与散居型蝗虫相比,群居型蝗虫往往聚集成灾,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科研人员从飞行能力、信息交流、抵御天敌、抗感染蝗绿僵菌 (该真菌对蝗虫有致病性)等各方面对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进行对比实验,请分析回答:
(1)如图是测定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虫在一定时间内飞行圈数的装置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群居型蝗虫比散居型蝗虫_____,因此群居型蝗虫危害范围更广。
(2)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产生的某种挥发性物质远高于散居型蝗虫,该物质促进群居型蝗虫间的___,有利于其迅速聚集。
(3)科研人员依次将群居型跳蝻(背面体色为黑色〉和散居型跳蝻(背面体色为绿色)、大山雀放入底部为小麦苗的笼子里,一段时间后发现大山雀首先啄食群居型跳蝻,但啄了几口后放弃,转而啄食散居型跳蝻。进一步研究发现,群居型跳蝻被大山雀捕食时,体内会产生某种毒害大山雀的物质,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后来大山雀看到群居型跳纗不再啄食的行为是_______行为,蝗虫的跳蝻由受精卵孵化而成,它经过5次蜕皮发育成能飞的成虫,蝗虫的这一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发育中蜕掉的皮是______。
(4) 蝗绿僵菌通过产生大量绿色的_______来繁殖后代.将含有该绿色结构的液体分別注入到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虫体内,三天后群居型蝗虫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散居型蝗虫,从抗感染能力分析,群居型蝗虫比散居型蝗虫________。
【答案】飞行距离远 信息交流 学习 成虫 外骨骼 孢子 抗感染蝗绿僵菌的能力强
【解析】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3)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解答即可。
(1)如图是测定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中在一定时间内飞行圈数的装置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群居型蝗虫比散居型蝗虫危害范围更广,是因为群居型蝗虫的飞行距离远。
(2)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产生的某种挥发性物质远高于散居型蝗虫,该物质促进群居型蝗虫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其迅速聚集。
(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后来大山雀看到群居型跳蝻不再啄食的行为是学习行为。蝗虫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蝗虫的跳蝻由受精卵孵化而成,它经过5次蜕皮发育成能飞的成虫,蝗虫的这一发育过程属于成虫,发育中蜕掉的皮是外骨骼。
(4)蝗绿僵菌通过产生大量绿色的孢子来繁殖后代,将含有该绿色结构的液体分别注入到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虫体内,三天后群居型蝗虫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散居型蝗虫,从抗感染能力分析,群居型蝗虫比散居型蝗虫抗感染蝗绿僵菌的能力强。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但不能阐明其适应性
B. 它能正确解释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但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
C. 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对遗传和变异作本质说明
D. 它能正确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它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 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鷹
C. 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 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