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它进行了三种处理: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人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__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答案】 ① ③ ① 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舌 唾液
【解析】(1)加入馒头碎屑,相当于牙齿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相当
于舌的搅拌作用;①号中加的是馒头碎屑和唾液,且搅拌;③号加入的是馒头块和唾液,不搅拌;二者的变量就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2)在37度左右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5~10分钟后,①号试管的淀粉被淀粉酶转化成麦芽糖,加入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由于没有淀粉酶,淀粉不发生变化,加入碘液后变蓝;③号试管中的淀粉酶只能消化一部分淀粉,加入碘液后,也会变蓝,加入馒头碎屑,相当于牙齿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相当于舌的搅拌作用;号中加的是馒头碎屑和唾液,且搅拌,③号加入的是馒头块和唾液,不搅拌;二者的变量就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舌的搅拌作用;(4)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
A.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取食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鸡的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3和图B中的7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2)图B中的6是由图A中的[ ]_______发育而来的。
(3)两图中4的作用是_______。
(4)两图中2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的目的( )
A.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吸收尽容器中的氧气 D.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