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儿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填空
(1)以上几种生物它们的营养方式属于_____。在日常生话中大型食用真菌是图中的_____( 填作号),
(2)图A是_____的形态结构图,与其他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不良环境中能形成_____。
(3)B和E的茵体都是由_____构成。其中图E长有孢子的菌丝呈_____状,属于_____菌; 生殖方式是_____。
(4)ABE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_____。从它的大小、_____、_____上,可以大致区分A和B、E。
【答案】 异养 C 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芽孢 菌丝 扫帚 真菌 孢子生殖 菌落 形态 颜色
【解析】图示中A代表细菌;B代表曲霉;C代表蘑菇,D代表酵母菌;E代表青霉。
(1)图中的A细菌;B曲霉;C蘑菇,D酵母菌;E青霉。不论细菌还是真菌,它们绝大多数细胞中均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异养生活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型食用真菌是图中的C蘑菇。
(2)图A是细菌的形态结构图,与其他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不良环境中如高温、干旱或严寒的恶劣环境,其细胞壁增厚能形成芽孢也叫休眠体。
(3)B和E的茵体都是由菌丝构成。其中图E长有孢子的菌丝呈扫帚状,属于真菌菌; 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4)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孢子形状呈扫帚状为青霉,呈放射状为曲霉。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 、 、
、 、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农业部联合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启动了“中国小康牛奶行动”,牛奶为青少年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A.维生素A和钙
B.蛋白质和钙
C.维生素A和糖类
D.蛋白质和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___。(本小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_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若要证明该结论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_________。
(3)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 ﹞_________,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_________表皮(填“上”或“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汶川地震5年后,今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奋力抗震救灾,全力支援灾区人民,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受伤者呼吸和心跳突然同时停止时,救援人员对他采取的急救方法:先做_____次心脏_____,并保持气道通畅,在做_____次_____,如此反复交替进行.你判断抢救有效的依据是什么?_____.
(2)下列哪类药品不是震后疾病预防与治疗所急需的_____.
A.碘酊 B.云南白药 C.破伤风疫苗 D.胰岛素
(3)如果发现某人受伤出血且暗红色的血液连续不断地流出,可以断定该伤者是_____血管出血,救助措施为在其受伤血管的_____(“远”/“近”)心端止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常说的谚语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和雨露滋润禾苗壮”分别说明生物具有哪些生命的现象?( )
A.遗传和适应现象 B.遗传和生长现象
C.变异和适应现象 D.吸收和适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