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常用的实验用具,显微镜的结构模式图如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9)__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9)的____镜。若在(1)____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12)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____,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________方移动。

(4)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______”的。

【答案】 反光镜 凹面 目镜 细准焦螺旋 d 左上 10×

【解析】由图可知: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

(1)对光时,用手翻转9反光镜,对向光源,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1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
(2)粗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1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3)显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给一个字母或者文字,在显微镜上看到是什么样子,最好把这个字母或者文字写到纸上,旋转180度,“p”旋转180度后是“d”。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左上方移动。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小的物镜,即“10×”物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海珠湖 B. 白云山 C. 木棉花 D. 珠江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下图中的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的是______

A.肾蕨、葫芦藓、玉米

B.玉米、葫芦藓、水绵

C.油松、玉米、向日葵

D.肾蕨、葫芦藓、水绵

(2) 油松、向日葵和玉米都能产生种子,和其它两种植物相比,油松的种子____________

(3) 图中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向日葵的花属于生殖器官,种子属于_________________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A呼吸系统 B血液 C组织细胞 D肺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类繁多的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构成了 ( )

A.地球 B.自然 C.生物环境 D.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

A不便于对光

B.不便于画生物图

C.不便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

D.容易使装片里的液体溢出,从而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同学做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示,(实验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清水,稀碘液等。)请分析回答问题:

(1)b是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气泡,避免气泡产生的正确操作:应用镊子夹住________的一侧,另一侧接触________边缘,再缓缓放平。

(2)若要将b平移到视野的右侧外,则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标本。

(3)为便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内部结构可滴加稀碘液染色,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该染色液,在另一侧用________吸引,重复2-3次,可使染液浸润到标本全部。

(4)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比较,你发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比洋葱表皮细胞缺少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杏仁能杀死昆虫。果真如此吗?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①准备2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标号为A、B;准备10只0.3克重的同种蝗虫平均分为两组。

②实验操作方法及结果如下表:

蝗虫的状态 时 间

实验处理

60秒

70秒

80秒

A瓶:加入捣碎的杏仁,加水,铺上吸水纸,拧紧瓶盖,放置48小时后再放入5只蝗虫

活跃

不活跃

死亡

B瓶:不加杏仁,加水,铺上吸水纸,拧紧瓶盖,放置48小时后再放入5只蝗虫

活跃

活跃

活跃

请回答: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A.B两瓶各放入一只蝗虫,实验结果是否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蝗虫是一种___________动物,其发育要经过.卵,__________ ,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发育叫____________发育。

(4)如果要你证明捣碎的杏仁只有加水后,才能起到毒剂的作用,则需要设置C瓶与A瓶进行对照,C瓶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C.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