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有四个腔,其中D为_____(填名称),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一种结构叫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_____(填血管名称),流经全身后回到A,这条循环路线叫_____。另一条循环路线是_____。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此时膈肌处于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b表示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到达F时,血液中氧气含量_____。
【答案】左心室 房瓣膜 主动脉 体循环 肺循环 收缩 增加
【解析】
(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图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E主动脉、F肺静脉。
(1)图中心脏的四个腔是A右心房、C右心室、B左心房、D左心室。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其功能是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即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右心室出发进入E主动脉,流经全身后回到A右心房,这条循环路线叫体循。另一条循环路线是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由于呼吸肌收缩,膈肌下降导致胸腔扩大,胸膜腔负压,肺内压下降,肺内压与大气压产生压力差。肺内压低于大气压,空气顺压力差入肺称吸气。
(4)b表示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a表示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当血液由肺动脉流经肺泡周围①处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着呼气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血液中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因此②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是氧气含量增多的动脉血。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描述中,符合生物新陈代谢这一特征的是( )
A. 植物落叶 B. 草莓的幼苗长大
C. 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 D. 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辐射对称的体形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是
A. 可以从各个方向感受外界刺激,利于动物的捕食和防御
B. 感觉器官集中在前端,可以灵敏的感受外界刺激,做出迅速反应。
C. 不能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D. 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使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步骤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_____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的环境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放回_____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一曲优美的《洪湖水浪打浪》描述出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富庶和美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野鸭的形态结构既适于游泳,也适于飞行
B.野鸭一年一度的迁徙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
C.莲藕和水稻都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呼吸作用
D.菱和莲藕与水稻一样,都只能进行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