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点B、C、E在一条直线上,△ABC、△DCE均为等边三角形,
求证:(1)BD=AE;
(2)△CFG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1)∵△ABC、△DCE均为等边三角形,
∴BC=AC,CD=CE,∠BCA=∠DCE=60°,
∴∠BCA+∠ACD=∠DCE+∠ACD,即∠BCD=∠ACE,
∴△BCD≌△ACE(SAS),
∴BD=A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由(1)知,△BCD≌△ACE,则∠BDC=∠AE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FDC=∠GEC;
∵△ABC、△DCE均为等边三角形,
∴∠ACB=∠DCE=60°,DC=CE,
∴∠FCG=180°-∠ACB-∠DCE=60°,
∴在△FCD和△GCE中,
∠FDC=∠GEC
DC=CE
∠FCD=GCE=60°

∴△FCD≌△GCE(ASA),
∴FC=G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FCG为等边三角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已知△ABC中,∠A=α,点D、E、F分别在BC、AB、AC上.
(1)如图1,若BE=BD,CD=CF,则∠EDF=______;
(2)如图2,若BD=DE,DC=DF,则∠EDF=______;
(3)如图3,若BD=CF,CD=BE,AB=AC,则∠EDF=______;
(2)如图4,若DE⊥AB,DF⊥BC,AB=AC,则∠EDF=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在△ABC中,AB=AC,BD是∠ABC的平分线,若∠ADB=93°,则∠A=______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A+PB+PC的值为△ABC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CD+BC•DA=AC•BD.此为托勒密定理;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
BC
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PA;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
第二步:在
BC
上任取一点P′,连接P′A、P′B、P′C、P′D.易知P′A+P′B+P′C=P′A+(P′B+P′C)=P′A+______;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ABC的费马点P,并请指出线段______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已知三村庄A、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P到三村庄A、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已知: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点P和Q分别从A和C两点同时出发,做匀速运动,且它们的速度相同.点P沿射线AB运动,点Q沿边BC的延长线运动,设PQ与直线AC相交于点D,作PE⊥AC于E,当P和Q运动时,线段DE的长是否改变?证明你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5B5A6的边长为______,△A2012B2012A2013的边长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的高为(  )
A.2B.4C.
3
D.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在等边△ABC中,AC=3,点O在AC上,且AO=1.点P是AB上一点,连接OP,以线段OP为一边作正△OPD,且O、P、D三点依次呈逆时针方向,当点D恰好落在边BC上时,则AP的长是(  )
A.1B.1.5C.2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作BO,CO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和点F.小明说:“E,F是BC的三等分点.”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