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已知AC=9.6 cm,AB=,CD=2AB,求CD的长.
【答案】解:∵即BC="5AB" ………………………………………1分
∵AB+BC=AC …………………………………………………2分
即:AB+5AB="9.6" …………………………………………………3分
∴AB=1.6 …………………………………………………4分
∵
∴CD=2×1.6=3.2 ……………………………………………………6分
【解析】
试题根据AB=BC可知,BC=5AB,再根据AC=9.6cm可得出AB的长,再由CD=2AB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即BC=5AB,
∵AB+BC=AC,
即:AB+5AB=9.6 cm,
∴AB=1.6 cm,
∵,
∴CD=2×1.6=3.2 cm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号称世界三大棋种. 国际象棋中的“皇后”的威力可比中国象棋中的“车”大得多:“皇后”不仅能控制她所在的行与列中的每一个小方格,而且还能控制“斜”方向的两条直线上的每一个小方格.如图甲是一个4×4的小方格棋盘,图中的“皇后Q”能控制图中虚线所经过的每一个小方格.
(1)在如图乙的小方格棋盘中有一“皇后Q”,她所在的位置可用“(2,3)”来表示,请说明“皇后Q”所在的位置“(2,3)”的意义,并用这种表示法分别写出棋盘中不能被该“皇后Q”所控制的四个位置.
(2)如图丙也是一个4×4的小方格棋盘,请在这个棋盘中放入四个“皇后Q”,使这四个“皇后Q”之间互不受对方控制(在图丙中的某四个小方格中标出字母Q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从①∠1=∠2;②∠C=∠D;③∠A=∠F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箱体长AB=50cm,拉杆最大伸长距离BC=30cm,(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箱体的底端装有一圆形滚轮⊙A,其直径为10cm,⊙A与水平地面切于点D,过A作AE∥DM.当人的手自然下垂拉旅行箱时,人感觉较为舒服,已知某人的手自然下垂在点C处且拉杆达到最大延伸距离时,点C距离水平地面(40 +5)cm,求此时拉杆箱与水平面AE所成角∠CAE的大小及点B到水平地面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点P是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
(1)如果点P运动到C、D之间时,试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PAC,∠APB,∠PBD之间 的关系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矩形ABCD中,AD=5,AB=7,点E为DC上一个动点,把△ADE沿AE折叠,当点D的对应点D′落在∠ABC的角平分线上时,DE的长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嘉嘉参加机器人设计活动,需操控机器人在5×5的方格棋盘上从A点行走至B点,且每个小方格皆为正方形,主办单位规定了三条行走路径R1,R2,R3,其行经位置如图与表所示:
路径 | 编号 | 图例 | 行径位置 |
第一条路径 | R1 | _ | A→C→D→B |
第二条路径 | R2 | … | A→E→D→F→B |
第三条路径 | R3 | ▂ | A→G→B |
已知A、B、C、D、E、F、G七点皆落在格线的交点上,且两点之间的路径皆为直线,在无法使用任何工具测量的条件下,请判断R1、R2、R3这三条路径中,最长与最短的路径分别为何?请写出你的答案,并完整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