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0),以OA为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作半圆,B为半圆上一点,连接AB并延长至C,使BC=AB,过C作CD⊥x轴于点D,交线段OB于点E,已知CD=8,抛物线经过O、E、A三点.
(1)∠OBA=
(2)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3)若P为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以P、O、A、E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记作S,则S取何值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3个?
【答案】
(1)90°
(2)
解:连接OC,如图1所示:
∵由(1)知OB⊥AC,又AB=BC,∴OB是AC的垂直平分线,∴OC=OA=10,在Rt△OCD中,OC=10,CD=8,∴OD=6,∴C(6,8),B(8,4)
∴O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为y=x,又∵E点的横坐标为6,∴E点纵坐标为3,即E(6,3),抛物线过O(0,0),E(6,3),A(10,0),
∴设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ax(x﹣10),把E点坐标代入得:3=6a(6﹣10),解得a=﹣.∴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x﹣10),即y=﹣x2+x
(3)
解:设点P(p,﹣p2+p),①若点P在CD的左侧,延长OP交CD于Q,如图2:
OP所在直线函数关系式为:y=(﹣p+)x∴当x=6时,y=,即Q点纵坐标为,
∴QE=﹣3=,
S四边形POAE=S△OAE+S△OPE=S△OAE+S△OQE﹣S△PQE=OADE+QEOD﹣QEPx
=×10×3+×()×6﹣()(6﹣p)=-p2+p+15
②若点P在CD的右侧,延长AP交CD于Q,如图3:
P(p,﹣p2+p),A(10,0)∴设AP所在直线方程为:y=kx+b,把P和A坐标代入得,,
解得.∴AP所在直线方程为:y=﹣px+p,∴当x=6时,y=﹣6+p=P,即Q点纵坐标为P,
∴QE=P﹣3,∴S四边形POAE=S△OAE+S△APE=S△OAE+S△AQE﹣S△PQE=OADE+QEDA﹣QE(Px﹣6)
=×10×3+QE(DA﹣Px+6)=15+(p﹣3)(10﹣p)=-p2+4p=-(p-8)2+16,
∴当P在CD右侧时,四边形POAE的面积最大值为16,此时点P的位置就一个,令-p2+p+15=16,解得,p=3±,
当P在CD左侧时,四边形POAE的面积等于16的对应P的位置有两个,综上所知,以P、O、A、E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S等于16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3个.
【解析】(1)利用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即可得出答案;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知识迁移我们知道,函数y=a(x﹣m)2+n(a≠0,m>0,n>0)的图象是由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得到;类似地,函数y=+n(k≠0,m>0,n>0)的图象是由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得到,其对称中心坐标为(m,n).
(1)理解应用
函数y=+1的图象可由函数y=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个单位得到,其对称中心坐标为
(2)灵活应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请根据所给的y=的图象画出函数y=﹣2的图象,并根据该图象指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y≥﹣1?
(3)实际应用
某老师对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假设刚学完新知识时的记忆存留量为1,新知识学习后经过的时间为x,发现该生的记忆存留量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为y1=;若在x=t(t≥4)时进行第一次复习,发现他复习后的记忆存留量是复习前的2倍(复习的时间忽略不计),且复习后的记忆存留量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为y2=,如果记忆存留量为时是复习的“最佳时机点”,且他第一次复习是在“最佳时机点”进行的,那么当x为何值时,是他第二次复习的“最佳时机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F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E=DF,∠A=∠D,AB=DC.
(1)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
(2)若AD=10,DC=3,∠EBD=60°,则BE= 时,四边形BFCE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1000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该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将他们按体重(均为整数,单位:kg)分成五组(A:39.5~46.5;B:46.5~53.5;C:53.5~60.5;D:60.5~67.5;E:67.5~74.5),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 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C组学生的频率为 ,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的圆心角是 度
(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kg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Rt△ABC中,∠ACB=90°,AC=3,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则线段B′F的长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交于点D,与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过点D作DF⊥AC于点F.
(1)试说明DF是⊙O的切线
(2)若AC=3AE,求tan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