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正方体甲、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4倍,甲、乙边长之比为1:2,将甲放在乙的上面中央,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1:2 B. 2:1 C. 3:4 D. 4:3

【答案】D

【解析】

知道正方体甲、乙的边长之比,根据V=L3求出体积之比,根据S=L2求出底面积之比,又知道两者的密度之比,根据密度公式和G=mg求出重力之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分别表示出两种情况下对地面的压强,进一步得出压强之比

由题意可知: ,ρ=4ρ乙,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可得:

甲对乙的压力:

乙对地面的压力:

得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旅游船“长江电力”号先进入上游航道,开启活动桥、卧倒门、防撞装置、工作门后,旅游船缓慢驶入承船厢,随后承船厢内相关设施依次关闭.客轮在承船厢中,仿佛进入了一个装水的“大脚盆”,像坐电梯一样,由机械驱动承船厢下降,承船厢以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从上游175m水位下降至下游62m水位处,又依次开启活动桥、卧倒门、防撞装置、工作门后,旅游船缓缓驶出承船厢.

(1)升船机承船厢在下降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怎样变化?

(2)升船机承船厢下降过程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______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

A. 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编号处数据应为 ;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数据应为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 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 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 的(填正确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_ 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_,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额定电压为220V的理发用电吹风的典型电路,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且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20W

1)要送冷风,选择开关应放在 位置;要送热风,选择开关应放在 位置.(填“A”“B”“C”

2)若电吹风在额定电压下工作,送冷风时,通电8min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

3)若电吹风在额定电压下工作,送热风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60W,则电热丝R的阻值应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参加学校运动会,他参加100m赛跑的成绩是12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终点的裁判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裁判员计时就计 0.29s.(填“多了”或“少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烛焰的像将成在光屏中央的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2)调整好光屏的高度后,将蜡烛、凸透镜分别移到图乙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由此判断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5cm刻度处,再移动光屏直到看见清晰的像,这是_________的成像原理。

(4)若保持图丙中三者的位置不动,用另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