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___ 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_______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刘伟知道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用了这一方法的还有下列实验_________

A.合力与分力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C.真空不能传声 D.平面镜成像特点

【答案】速度 控制变量法 C

【解析】

1)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这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在甲图中受到的阻力最大;

3A.合力和分力的效果可以直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进行比较,是直接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不符合题意;

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是通过观察物体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利用了转换法,不符合题意;

C.在实验时,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声音逐渐减小,可以推理当是真空时,声音就会消失,是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推理的,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实验可以利用两根相同的蜡烛和刻度尺及平面镜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实验可以验证,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体感器的可以把力学物理量转化成电学信号,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引用力的大小。测量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电阻大小不计),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恒为12V,已知压力F的大小与R2的阻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闭合开关S,压力F0=0时,滑片P在最上端;压力F1=1N时,电流表示数为1A,电压示数为3V,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电压表示数为7.5V.求:

(1)定值电阻R1的大小;压力F1R2阻值之比k;

(2)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压力F2的大小;

(3)压力F的大小与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实验时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一只苍蝇停在透镜的中央,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承接到像。

(5)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____________(填“不变”“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r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___________光线,而只存在____________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跳起争球的瞬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运动员将足球顶出,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 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依然受到重力作用

C. 运动员顶到足球瞬间,足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D. 顶球的瞬间,运动员不会受到足球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A),B),C),D)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来判断的.

(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_____(填序号).

(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6kg,底面积为0.01m2,容器高48cm,分别装有2.0×10-3m3的水和3.0×10-3m3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ρ酒精=0.8×103kg/m3g=10N/kg)。求:

1)酒精的质量;

2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依据题意,下述情景是否有可能出现: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加同一深度△h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能够达到pp酒精?若可能,求△h范围;若没有可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品牌共享电单车,其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 没有网络传递信息,是无法实现手机扫二维码开锁的

B. 车座呈马鞍型,增大了人与车座的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C. 车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

D. 后轮上的电动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