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我们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塑料绳的细丝带电,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 ,这个过程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发生了 ,活动中我们发现塑料绳的细丝会“炸”开来,说明了同种电荷相互 (填“吸引”“排斥”).
【答案】摩擦起电;转移;排斥
【解析】
试题分析: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多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少而带正电,一种物质失去多少电子,另一种物质就得到多少电子.
解: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物体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某物体失去了电子时,该物体带正电荷,当某物体得到了电子时,该物体带负电荷;
(2)塑料捆扎绳与手摩擦,摩擦起电,由于各塑料细丝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导致塑料绳的细丝会“炸”开来.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转移;排斥.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小明和小华对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认识,为了研究力和运动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小李设计了如图2实验,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为了使小车在进入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填“相同”“不同”)高度并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填“远”“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若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逻辑推理,我们会得到结论:若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将 ,由此可见,小明和小华的认识是 (正确、错误)的.这种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的方法也是我们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在我们以往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也接触过实验推理法,请试举一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