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以看出,液体的比热容大,前10min内,液体A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不计能量损失))

【答案】B;等于
【解析】解:由图象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液体A温度变化量大,则A液体温度升高较快; 而两个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则前10min内,液体A吸收的热量等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
由公式Q=mc△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快的液体比热容小,
所以A的比热容小,B的比热容大.
所以答案是:B;等于.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热量的计算,掌握热量的计算: ① Q = cm△t=cm(t-t0)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 =cm△t=cm(t0-t) ③ Q = Q即可以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动圈式话筒的膜片与线圈固定在一起,线圈套在磁铁上.当我们对着话筒讲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膜片带动线圈也一起振动,于是线圈中产生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则下列电器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原理相同的是(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磁铁
D.电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物体A经过眼睛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这是 视眼(选填“近”或“远”)成像的情况图.要想成像在视网膜上,则物体A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如果不移动物体,也想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配戴 透镜做成的眼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惊讶的发现了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B.灯丝晃动是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C.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
D.灯丝晃动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把一个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的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能过这两个透镜后,会聚在P上的一点S;已知光屏距透镜30cm,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凹透镜拿走,将一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凸透镜30cm处,也能使C点的像成在光屏上的S点,则凹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 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 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 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_______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__________,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____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如图所示,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下列实验中,与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可能小于m′ B. m′一定小于m′

C. m′可能大于m′ D. m′一定大于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