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邦和小册在学校科技社团活动中了解到:电源是持续供电的装置,电源内部也是一段电路,也有电阻,它被称为电源的内电阻,简称内阻;可以把电源看成由一个电压为E的理想电源与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为了测量Er,小邦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已知R1=1.5Ω,R2=2Ω,当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当闭合开关S、S2,断开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8V。

(1)理想电源电压E=_____ V。

(2)电源的内电阻r=_____Ω。

小册想到用图象反映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是物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出多组电压、电流的数据,作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3)利用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理想电源电压E、电源的内电阻r、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U=_____

(4)分析图丁所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_____

A.该直线与纵轴交点的值表示电源短路时的电流值

B.该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值表示理想电源电压E

C.该直线的斜率反映电源的内阻r的大小

D.该直线斜率越大,所测电源的内电阻越大

【答案】 6 0.5 E﹣Ir CD

【解析】(1)(2)根据图乙知道,当闭合开关S、S1 ,断开开关S2 时,R1 r串联,电压表测R1 两端电压,此时电路中电流是I=I1 =U1/R1=4.5V/1.5Ω=3A,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知道,电源电压是E=U1 +Ir=4.5V+3A×r,

当闭合开关S、S2 ,断开开关S1 时,R2 r串联,电压表测R2 两端电压,此时电路中电流是I'=I2 =U2/R2=4.8V/2Ω=2.4A,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知道,电源电压是E=U2 +I'r=4.8V+2.4A×r,

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4.5V+3A×r=4.8V+2.4A×r,解得:r=0.5Ω, E=U1 +Ir=4.5V+3A×0.5Ω=6V;

(3)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理想电源电压E、电源的内电阻r、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U=E-Ir

(4)由图象知道,该图线与横轴交点表示电压表的最大示数U最大此时应该是电压表与r串联,电压表示数几乎等于理想电源电压E,故A错误;该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值表示电流表示数最大,应该是电路中只有r接入电路中,即表示电源被短路时电路的电流值,故B错误;由U=E-rI知道图象中U是因变量,I是自变量,Er是定值,该直线的斜率为-r,所以斜率反映的是电源内阻r的大小,故C正确;在U=E-rI中,-r<0,直线与I轴夹角越小,斜率越大,当U=0时,I=E/r所以直线斜率越大,I越小,r应越大,故D正确,即正确的两项是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

B. 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

C. 丙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D. 丁图中麦克风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五一假期,小华同学的全家去旅游,在高速路上看到如图所示标志牌,小华发现小轿车、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同。爱思考的小华想: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请你从能量角度,用相关知识解释此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司南的长柄是磁石的南极

B. 地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

C.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相互重合

D. 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地磁南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记录了几组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在减小,物距u和像距v成反比关系

B. 当物距u=9cm时,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像

C. 当物距u=16cm时,其光路图是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图

D. 当物距u=50cm时,光屏在适当位置能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小丽的方案如图所示。移动凸透镜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对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发现: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无论怎样调节白纸的位置,都不能使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点,而是一个光斑,这个光斑的直径有两三毫米。这是为什么呢?

小丽猜想:太阳光不能会聚成一点是由于光的色散引起的。

①小丽猜想的理由或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验证小丽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小丽的猜想正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他认为正电荷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泊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泊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0,像是被金泊弹了回来.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⑵ 1μm金泊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明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阅读了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你认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子结构图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聚焦普通人家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是一盘我们冬天特别爱吃的莴笋炒腊肉,对烹制过程中所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冬天腌制腊肉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分子在低温下没有做无规则的运动

B炒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

C放入锅中爆炒,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莴笋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D刚上桌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 D. 12.36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