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记录了几组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在减小,物距u和像距v成反比关系

B. 当物距u=9cm时,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像

C. 当物距u=16cm时,其光路图是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图

D. 当物距u=50cm时,光屏在适当位置能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知道,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但不是成反比关系,故A错误;因为1/f=1/u+1/v,所以由表格中选取一组数据代入知道,1/f=1/12cm+1/60cm,即解得透镜的焦距是:f=10cm;所以当物距u=9cm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当物距u=16cm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故C正确;当物距u=5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保持不变,电阻 R1 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 S,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I1

(2)现改变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电阻R1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伏、4伏时,变阻器 R2的电功率相同。求电源电压 U及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

A.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B.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C.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甲、乙、丙三个容器内三根玻璃管液面相平)

(1)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_________来比较甲、乙、丙容器内液体温度的变化;

(2)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比观察________容器中的玻璃管液面变化情况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Q与电阻R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比观察___________容器中的玻璃管液面变化情况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Q与电流I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课题四:与镜子有关的实验探究

小玉他们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小玉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这是为了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如图,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马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小张对小马的实验进行改进,用跳棋代替蜡烛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邦和小册在学校科技社团活动中了解到:电源是持续供电的装置,电源内部也是一段电路,也有电阻,它被称为电源的内电阻,简称内阻;可以把电源看成由一个电压为E的理想电源与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为了测量Er,小邦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已知R1=1.5Ω,R2=2Ω,当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当闭合开关S、S2,断开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8V。

(1)理想电源电压E=_____ V。

(2)电源的内电阻r=_____Ω。

小册想到用图象反映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是物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出多组电压、电流的数据,作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3)利用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理想电源电压E、电源的内电阻r、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U=_____

(4)分析图丁所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_____

A.该直线与纵轴交点的值表示电源短路时的电流值

B.该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值表示理想电源电压E

C.该直线的斜率反映电源的内阻r的大小

D.该直线斜率越大,所测电源的内电阻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都是实心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__物质为水(选填“甲”或“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水的比热容.(大于或小于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实验小组分别在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

1)根据记录表,请判断甲是__.(填海波

2)根据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填升高不变降低).第4分钟,海波的状态是__(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

4)如图所示,表示海波熔化过程的图象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