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小组测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82.4g,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kg/m3

【答案】21 1.05×103

【解析】

从图上读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又知道酱油倒入量筒之前,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可求出倒入量筒中酱油的质量;

从量筒上读出酱油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酱油的密度。

由图知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m'=50g+10g+1.4g=61.4g,

所以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m=m0﹣m'=82.4g﹣61.4g=21g,

由图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V=20mL=20cm3

根据得,酱油的密度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爱洁同学全家住在某小区高层的6楼.为了陪爷爷锻炼身体,她每天早晨都和爷爷不乘坐电梯,而是徒手爬楼梯.在学过“功率”知识后,她想:我和爷爷,谁爬到6楼的功率大呢?于是她决定利用身边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测量比较.请你帮她写出必要的测量工具、主要实验步骤、表格及功率的计算表达式(用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1)测量工具

(2)实验步骤

(3)数据记录表格

(4)计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斜面将装有物品的箱子推到车上去,小明所采取的措施中,不会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是

A. 减小推箱子的速度 B. 增加箱子的质量

C. 减小斜面的倾角 D. 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 3 V,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 V,电阻约为10 Ω.

  

  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如图甲实物电路的连接________.(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流表量程要正确)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 S,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几乎无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变阻器断路 B.电压表短路

C.电压表断路 D.小灯泡断路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_______(AB”)移.

(4)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出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a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b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 c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 a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他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3)若以1:1的质量比制成铝和钢的合金,则该合金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矩形线圈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刚通电时在磁场作用下扭转方向如图甲所示.现将该线圈放在图乙所示的蹄形螺线管间,a、b为螺线管与电源的接口.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四次操作:

①a接正极、b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

②b接正极、a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

③a接正极、b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

④b接正极、a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

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同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的位置。(已知h1<h2<h3

(1)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过程中,小球的_____能转化为小球的_____能。

(2)本实验是通过_____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3)分析图中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_____一定时,_____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通过实验结论可知,开车时要注意不能_____(“超载”或“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下是他的探究过程,请你帮他一起完成实验。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5cm)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图甲中,小明仅左右移动蜡烛,光屏上_____(选填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图乙是小明某次实验时的情景,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像。

(3)小明在乙图的基础上,只移动凸透镜,使光屏再次得到了清晰的像。可知他是将凸透镜移到了光具座的___cm.

(4)小明还想探究某种眼病的成因。他把原来的凸透镜换成了焦距更短的凸透镜,用来模拟_____(选填近视眼远视眼”)的晶状体。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时他应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适合的_____(选填凸透凹透”)镜,才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