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中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比较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图(a)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饭锅工作原理的简化电路图,电饭锅有两档,分别是高温烧煮和低温焖饭,S1为档位自动控制开关,R0和R均为电热丝,R0的阻值为1210Ω,该电饭锅铭牌技术参数如表所示(低温焖饭档额定功率模糊不清).求:
某型号电饭锅 | ||
额定电压 | 220V | |
额定功率 | 高温烧煮 | 840W |
低温焖饭 | ||
电源频率 | 50Hz |
①电饭锅高温烧煮0.5h消耗的电能;
②电饭锅低温焖饭时的额定功率;
③电热丝R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图在扫一扫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内置摄像头是凸透镜
B. 二维码的黑色图形可以反射光
C. 二维码图形离镜头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 扫描时,当手机发出“滴”的响声,则提示扫描成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 钩码总重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 测力计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4 | 0.1 | 1.8 | 0.3 | |
2 | 6 | 0.1 | 2.4 | 0.3 | 83% |
3 | 4 | 0.1 | 1.4 | 0.5 | 57% |
4 | 4 | 0.2 | 1.4 | 1.0 | 57% |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八(3)班同学们野餐时对一块石头产生了兴趣,大家想测定它的密度,于是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kg、2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kg(石头吸水不计,水的密度1.0×103kg/m3)。求:
(1)石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3)若石头吸水,则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把一个质量为40g,体积为6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________、烧瓶(开水)、火柴、________。
(2)组装实验装置时,先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固定________,放上石棉网;再将烧瓶用铁夹固定.
(3)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观察到液态的水变成 ________从烧瓶口冒出时生成的白雾。
(4)往瓶口的上方,倾斜着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________,握金属盘手的感觉是________。
(5)加热时烧瓶里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金属盘底部出现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m,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则像高__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是____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