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某施工队利用滑轮组从水中提取物体,上升过程中物体始终不接触水底。已知物体质量为4t,体积为1m3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物体下表面与水面距离为3m时,求物体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3)若不计动滑轮的自重、绳重和摩擦,当浸没在水中的物体被匀速提升时,求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

(4)物体离开水面后,在电动机作用下匀速上升,若电动机功率为9kW、对绳子的拉力为1.5×104N,求物体上升的速度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精确到0.1%)。

【答案】(1)1×104N;(2)3×104Pa;(3)1×104N;(4)88.9%。

【解析】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V=V,物体受到的浮力:F=G=ρVg=1.0×103kg/m3×1m3×10N/kg=1×104N;(2)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3m=3×104Pa;(3)物体的质量:m=4t=4×103kg,物体的重力:G=mg=4×103kg×10N/kg=4×104N;物体被匀速提升时,受力平衡,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F1=G﹣F=4×104N﹣1×104N=3×104N,由图可知n=3,则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F2=1×104N;(4)由P=Fv得,电动机拉动绳子的速度为:vM=0.6m/s,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vM×0.6m/s=0.2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88.9%。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当断开开关S1和S2 , 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当断开开关S1 , 闭合开关S2、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
(1)电阻R2的阻值;
(2)断开开关S2和S3 , 闭合开关S1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重400N的物体在3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 B. 有用功为400J

C. 拉力F的功率为9W D.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7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0.18A

0.18A

0.36A


(1)电流表应(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原因是;纠正该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又如图乙所示,原因是;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3)上表是另一组的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测出的数据,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UAB>UBC , IAB<IBC
B.UAB<UBC , IAB=IBC
C.UAB=UBC , IAB<IBC
D.UAB>UBC , IAB=I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 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出现甲同学的问题的原因:电流表的
(2)出现乙同学的问题的原因:电流表的
(3)出现丙同学的问题的原因:电流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是用传送带把货物从低处运到高处的情景.请你从相对运动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l0cm。(刻度尺上标记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0cm)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中凸透镜对光有___的作用。(选填会聚发散”)

(2)当凸透镜放在D点,蜡烛放在A点左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当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____cm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让同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运动.

(4)如图图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_______关系(选填序号).

①重力势能与质量;②重力势能与高度;③动能与质量;④动能与速度

(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长木块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6)在不同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探究木块的___________关系(选填序号).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