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这个像是倒立______实像。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 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为使在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答案】放大

【解析】

[1]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时,凸透镜焦距减小,相当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1(如图甲);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乙);

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丙);

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______g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______kg/m3

(3)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______(“偏大”或“偏小”);

(4)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______(请重新排列ABCD的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牵手太空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7时4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员将展开为33天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1)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这是因为_______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 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时液态的,它是通过既增大压强和又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3)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请你举出一个生活或生产技术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节环境温度的例子________

身高1.6m的航天员站在高1m0.6m的平面镜前1m处,关于他在镜中所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高度为1m的虚像,像在镜后1m B.高度为1m的虚像,像在镜后2m

C.高度为1.6m的虚像,像在镜后1m D.高度为1.6m的虚像,像在镜后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塔吊”是修建高层建筑常见的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某“塔吊”以恒定功率24kW将质量2t的重物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升45s,全程vt关系如图.g10N/kg

1)求t=30s时重物所受的拉力.

2)求整个过程重物的最大速度.

3)若重物上升的总高度为60m,则最后12s拉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200N。用该滑轮组在把重力为G的物体A匀速竖直提升2m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力F做功的功率200W,物体A上升的速度为0.1m/s 。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1800N

B.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 2000N

C.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 的机械效率为80%

D.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 做的有用功为36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误差与有效数字》并回答问题

误差与有效数字

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叫作误差。所谓的真值是一个物理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客观的真实数值。实验时由于仪器本身的不准确,测量方 法不够完善,测量者的粗心大意(或不良习惯)和无法预计的偶然因素等原因,使得 测量值往往偏离真值。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是可以想办法减小。测量误差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用相对误差表示。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 之差。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可用百分数表示。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按确定方向变化的,它不会在同一条件下时大时小,时正时负。系统误差的来源为:仪器本身的不准确、实验条件未满足和测量方法不完善等。使测量结果单一偏大或偏小。偶然误差是一种时大时小,时正时负按统计规律变化的。偶然误差的来源为:判断误差,测量条件不稳定,仪器受某些偶然因素的制约以及外界干扰等。用多次测量取算术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测量结果一般都用有效数字表示。如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用这只尺子测量一铅笔的长度是4.25 cm,由于尺子的分度值是1mm,所以数据中的4 2是从尺子上准确读出来的,而数字5只能通过目测估计得出。这样由准确数字和一位估计数字组成的数字,叫作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就是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位非零数字直到误差所在的最后一位数字的总称。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有误差的。我们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就是估读值。如图所示,是用刻度A尺测量木条长度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应先读出准确值为3.9 cm,在读出估读值 0.05 cm。木条的长度是3.95cm 。这个有效数字有4位。由于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所以最后一位是有误差的。

(1)有效数字0.5862 _____位有效数字;

(2)有一石英钟总是偏快一些,这种误差属于______误差;(选填“偶然”或“系统”)

(3)水的密度真实值是1.0 × 103 kg/m3,小玲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水的密度值为0.98×103kg/m3,则这个测量值的绝对误差是_____;相对误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和同学们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长木板上做______运动,其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第1次实验中,小英用不同的速度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她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同的,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_____________

(3)比较第3次和第_______次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小芳同学刚开始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_____min。

(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

(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_____(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

(5)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如图甲)外壳选择了钛合金板做主材,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蛟龙号带有适当数量的压载铁,通过改变压载铁的数量,来控制其下沉或上浮,采用科学家们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即声呐通信。

(1)“蛟龙号”的电源是由多节充油银锌蓄电池串联而成,这种电源的“比能量”约为,“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所输出的电能。这种蓄电池的放电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可以用60A 的电流连续放电10h。“蛟龙号”工作时,需要的总能量约为,则其电源的质量约为__kg,为了对“蛟龙号”正常供电,串联的蓄电池不得少于______节;

(2)“蛟龙号”采用“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4 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可抛卸其中2 块压载铁,使其处于悬浮状态,从而实现各种实验作业,当“蛟龙号”悬停在工作区时,“蛟龙号”(不含压载铁)所受的浮力为多少___?当每块铁块的体积为多少____立方米时,才能使“蛟龙号”最大负载时实现悬浮静止状态;(设海水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

(3)“蛟龙号”完成任务,乘员取出载荷上岸后,“蛟龙号”漂浮在海面上,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水面,起重装置起吊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丙中P2=2P1。则t1 时刻“蛟龙号”的排水体积为多少立方米____?(不考虑水的阻力)

体积/m3

50

最大速度/

25

自身质量/kg

2.2×104

最大载荷(不包括乘员体重)/kg

460

最大下潜深度/m

7000

乘员人数(每人体重不超过80kg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