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江苏省无锡市暨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填凸透镜凹透镜,下同);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应当佩戴 矫正视力。

【答案】凸透镜 凹透镜

【解析】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前面,这是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要让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凹透镜进行纠正.故答案为: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 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 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 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

D 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无限远处的太阳光正对照射到凸透镜上,则通过透镜后形成的亮点与透镜光心的距离( )

A. 小于f B. 等于f C. 大于f D. 小于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苏省无锡市暨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如图16所示,小明用光具座(0—100cm)、蜡烛、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甲、乙)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我们需要让烛焰、凸透镜甲、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2)此凸透镜甲的焦距是15cm,当烛焰在图一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3)要使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时,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将烛焰向 (填靠近远离,下同)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明查资料发现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时(大于10倍焦距),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凸透镜的焦距。他想用这种方法利用图16中的蜡烛和光具座来测量凸透镜乙的焦距(焦距大约为5cm左右)。他应该把蜡烛放在 cm处,光屏放在 cm处,然后调节 ,使光屏上的像最小最清晰。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就是凸透镜乙的焦距.

5)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 (选填近视远视)眼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微粒中带负电的是

A.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淮安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 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将发光体“F”从图示位置向右移至A点,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移动.

(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 下列微粒中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的是

A.电子 B.原子核 C.质子 D.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斜面上,水面上漂浮着一个重为0.5N的小球.
(1)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力示意图.
(2)小球所受浮力大小为N,方向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泰州市】(5分)

(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

(2)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 s;

(3)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 ;如图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