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想把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合二为一进行实验,他对500g冰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AB段比CD段升温快,其原因是_______图像中,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28分钟物体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答案】 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小于 2.1×104

【解析】1)由Q=cmt可知,在AB段和CD段,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不同,说明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由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AB段比CD段升温快;

2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C点时的内能;

3)第28min814min加热时间相等,则吸收的热量相等:

Q=cmt=4.2×103J/kg×0.5kg×100=2.1×105J

故答案为:(1). 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2). 小于 (3)2.1×10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B.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小朋友下滑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 =__________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为32V,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62.5%.小明骑电动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10min,牵引力为20N,在此过程中.求:
(1)电动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牵引力做功为多少?
(3)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 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 5脚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
(2)分析两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