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燃烧放出的热有10%被水吸收.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答案】11.68×106J20.49kg

【解析】试题分析:(1)由热量公式Q=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Q=Q,由Q=mqm=计算需要的木炭.

解:

1)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J/kg℃×5kg×98℃﹣18℃=1.68×106J

2)由η=得:Q===1.68×107J

Q=mq得:

需要的木炭m===0.49kg

答:(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1.68×106J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0.49kg木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___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相同/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2两端电压?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 Ω,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1/5通过这个用电器,则应与这个用电器并联一个_______Ω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与这个用电器串联一个_______Ω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航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先将5Ω的电阻R接入电路,电路连接完全正确,滑片P滑至阻值最大处后,闭合开关S就直接读出了电流表的示数,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再分别用10 Ω和20 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重复上述操作.

(1)请你说出小航在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航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航发现有一个小灯泡,用这个小灯泡替换20 Ω的电阻后,继续进行实验.用电表测得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阻值是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计算,可知海水深度为________m.

(3)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娟在探究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时,通过仪器测量出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物体下落时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由表格数据可以推理得知表中X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95m 长的怪坡坡顶坡底还要低1.6m,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

1)水平仪放在水平位置上时,重锤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锤位置如图乙(b)所示,此时水平仪 (选填)侧偏高。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 (选填相等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小车的运动时间。

(4)如图,让小车从顶端由静止释放。若停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长度s=________m,运动时间t=________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__m/s。把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间位置,如图所示,距离车头为30cm,再让小车从顶端由静止释放,所用时间如停表所示。由数据可知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________m/s。

(5)某同学进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斜面上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在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小东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①测量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B点之间的距离记为s

②让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测出时间t

③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s/t

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如果测出小车长为L,那么平均速度的表达式应该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常用的一个插线板.小华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断开时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而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可以提供电压.根据上述现象可知指示灯和开关是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使用三角插头和三孔插座,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_____相连,防止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