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正立虚像

B. 图乙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的虚像

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解析】A、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手挡住,在后面的屏(墙)上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手影是正立的实像,

不是虚像,A选项说法错误;

B、斑马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选项说法错误;

C、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折射后各色光分散开,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C选项说法错误;

D、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dm

B.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C.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D. 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功率约为1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L1上标有“3V 3W”字样,当闭合S1 , 将S2拨至a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中点处,L1正常发光,电路的总功率为P1;将滑片移至最右端,S2拨至b时,L2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路的总功率为P2 , 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Ω,L2的额定功率为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B. 行李箱下装有滚轮

C. 运动鞋底部有凹凸的花纹D. 气垫船脱离水面行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

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倒立、________________像,

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当蜡烛靠近水凸透镜时,应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___(填注入吸取)适量的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___________

若用此实验来模拟近视眼,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水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下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很多实验中,都有一定的实验条件:

1)在研究“电功率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把两个不同电阻的灯泡串联的目的是:_____

2)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采用相同的装置给水和铁砂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在兴庆公园游玩时看到湖畔垂柳成荫,她惊奇的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她所看到的是空中的小鸟由于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像;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小鸟为参照物,水面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质量是200g的物体缓缓浸没在原盛满水的杯子中后,溢出160g的水,放手后,则物体最终会(  )

A. 沉入水底B. 漂浮在水面C. 悬浮在水中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同学们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实验.
(1)将杠杆支在铁架上,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 ①如图乙,第一组同学分别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完成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②如图丙,第二组同学在杠杆左侧挂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完成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③如图丁,第三组同学在杠杆右侧挂钩码,并用弹簧测力计在另一位置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完成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第一组

第一次

1

8

1

8

第二次

0.5

14

1

7

第二组

第一次

1.5

10

0.75

15

第二次

1

20

0.75

10

第三组

第一次

1.5

10

1

15

第二次

2

6

0.5

24


(2)第一、三组同学归纳分析数据后得到相同的结论:F1l1=F2l2 , 第二组同学的数据有一点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3)找出原因后,第二组同学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同样结论,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4)第一组的数据中有一次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这类杠杆是杠杆,此类杠杆的应用有(请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