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_____________cm,凸透镜A的焦距________________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答案】 10 小于 变大 幻灯机 靠近

【解析】(1)根据图乙可知,当u=v=20cm时,蜡烛成等大的实像,这时u=v=2f,所以f=10cm,即凸透镜A的焦距是10cm。设凸透镜B 焦距为fB,由图丙知fB<30cm<2fB,所以15cm<fB<30cm,所以凸透镜A的焦距小于凸透镜B的焦距。(2)原来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蜡烛右移5cm后,物距变为25cm,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像距比原来更大,所以像将变大;(3)图丙所示实验中,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与幻灯机的工作原理一致;把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远视眼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通过透镜B成像的是蜡烛的放大的虚像,像的位置在蜡烛的左侧,要想还在原来的装置上成像,需要蜡烛靠近透镜,使其通过远视眼镜所成的放大虚像在原来蜡烛的位置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 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1028日,荆州国际马拉松赛激情开跑. 这是荆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国际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态、人文、健康、创新、开放的荆州.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某选手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 运动员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

C. 奔跑中的运动员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是以大地为参照物

D. 某选手跑前1km用时5min,最后100m用时20s,该选手跑最后100m平均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采用三个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在空气中的重力G,然后把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记录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如表一所示。接着,他们继续用酒精和盐水重做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已知ρ盐水>ρ>ρ酒精

表一(水)

实验序号

G(牛)

F(牛)

1

2.0

1.0

2

4.0

3.0

3

5.0

4.0

表二(酒精)

实验序号

G(牛)

F(牛)

4

2.0

1.2

5

4.0

3.2

6

5.0

4.2

表三(盐水)

实验序号

G(牛)

F(牛)

7

2.0

0.8

8

4.0

2.8

9

5.0

3.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 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小。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P,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A、FB。则( )

A. P<P,FA=FB B. P<P,FA>FB C. P>P,FA=FB D. P>P,FA<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容器,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三个体积相同的物体A、B、C分别投入到容器中,物体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物体A对容器底有压力).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物体B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C受到的浮力

C. 放入物体后,两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D. 放入物体后,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到实验室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老师只给她提供了如下器材:标有“3.8V”的小灯泡、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两个电压表V1V2(没有电流表)、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导线若干. 她根据所给定的器材经过认真思考后设计了正确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是该电路的不完整电路图.

(1)请你将图甲中电路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_____V,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3)她还进一步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图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_______A时,再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即可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小明说,利用丙图,把R0更换成未知电阻Rx,把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当作已知条件(灯丝电阻随温度而变化),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 方法为: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为_______A时,读出电流表A2的示数,即可计算Rx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薄壁密闭长方体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245帕。现在容器中装入深度h0.2米的水,如图(b)所示。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若将密闭容器放倒在水平地面上,如图(c)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784帕,求此时水的深度h和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时,窗外的气压将变小,若窗外的气压是,则一块面积是的玻璃受到的内外压力关系是______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________

增大受力面积,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乘客在站台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