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校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智能供暖器,电路如题20 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U为220V,R1和R2是两个供热电阻丝,S1、S2是温控开关,工作过程如下:当气温低于25时,S1、S2都闭合;当气温等于或高于25时,S2断开,此时电流表的不数为lA,电阻丝R1的电功率为20W(忽略温度对电阻丝的影响),求:

(1)电阻丝R2的阻值是多少?

(2)当气温低于25时,电路工作1.5h消耗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答案】(1)200Ω。(2)3.63

【解析】

试题分析: (1)S2断开,此时R1和R2串联的,U=220V,电流表的数为I=lA,电阻丝R1的电功率为P1=20W,则R=U/I=220V/1A=220Ω,R2=RR1=220Ω-20Ω=200Ω。(2)当气温低于25时,S1、S2都闭合,R1=20Ω接入电路,时间t=1.5h,则,W=Pt=2.42kW×1.5h=3.63kW·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 的水中,如图 6 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 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A管中水面上升
C.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D.乒乓球吹不下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题18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题18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题18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防冻冷却液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防冻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防冻剂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越小,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像见图23-1和图23-2所示。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为什么?因为当水结冰时, ,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17,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 (选填“35%”、“45%”、“55%”或“65%”),简述选用理由:

(3)现有原液含量为75% 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变化?(示例:体积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一名初中生体重大约50kg
C.干松木的密度大约是3g/cm3
D.一只一次性水杯的容积约是5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v=0.6m/s,v=0.4m/s
B.经过3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
C.经过4s两小车可能相距1.6m
D.经过5s两小车一定相距2.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要进行多次实验。下列实验中属于 “为了减小误差”的是

A. 在“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不断改变物体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B.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不断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进行实验

C.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不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及对应的电流

D.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不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及对应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