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辑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刻度尺,正确的读数应为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是工业中常用的双金属温度计,它与普通温度计的原理相似,是根据金属______的规律来设计制作的,图中所示读数为______℃。
(3)大多数轿车都有两种表盘,如图丙、丁所示,一个是转速表(显示汽车发动机的转速),一个是时速表(显示汽车行驶的速度),请根据图示读出此时轿车发动机的转速是______r/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______km/h。
【答案】A A 2.20 热胀冷缩 20 50 80
【解析】
(1)由图甲可知,A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B刻度尺1cm又分为5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2mm,所以A刻度尺更精确些;刻度尺使用时刻度线越贴近物体误差越小,所以A的放置方法正确,因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对应2.20cm,所以物体长度为2.20cm;
(2)双金属温度计,它与普通温度计的原理相似,是根据金属热胀冷缩的规律来设计制作的,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20℃;
(3)转速表上的指针在3上,可得到此时汽车发动机的转速为3000r/min=50r/s,速度表的指针在80上,可得汽车目前行驶的速度是80km/h.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 甲的比热容与乙的大
C. 甲的温度升高,需吸收2000J的热量
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欧,电流表A和A1是两个相同的电表。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b)所示。求:
(1)通过R1的电流I1。
(2)通电10秒钟电流通过R2所做的功。
(3)现用标有“60Ω 3A”和“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则当选用标有哪种字样的滑动变阻器替换R1,将电流表A1串联接入_____点处时(选填“M”成“N"),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能使电流表A1与A示数的比值最小,求电流表A1与A示数的最小比值及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从4s-6s内,拉力F做的功是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积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个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如图(容器厚度不计,g=10N/kg)求:
(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密度?
(3)不考虑水面上升,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与圆柱体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多少?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左右。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20Ω 0.5A)、R2(50Ω 0.5A)、R3(500Ω 1A)。
(1)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小明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在多次测量中,小明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又取了一个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的旧灯泡进行实验,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灯泡亮度明显偏暗,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这只灯泡的玻璃内壁变黑。灯泡亮度偏暗的原因是灯丝发光时发生__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变细,消耗的实际功率变___________的缘故(选填“大、小)。
(4)灯泡的功率测量完毕,小明用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更换电路中的灯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则小明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选填“R1”、“R2”或“R3”)。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Ω,则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喜欢动手做实验,下面是他做的两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餐巾纸摩擦饮料吸管的一端,然后放置在铁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接着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这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这一端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靠近另一端,发现他们相互吸引,吸引的原因是_____。
(2)如图乙,小明将铜片、铁片插入水果中,制成水果电池。水果电池工作过程中是将_____能转化成_____能。若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则水果电池内部中电流方向为_____(选填“铜片到铁片”或“铁片到铜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同学进一步实验,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 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实像。应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 所成的像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