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成语“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相同的

【答案】D
【解析】解:A、成语“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响度,不是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
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一定是340m/s,故B错误;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响度不同,音调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双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 : 1

B.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 : 3

C. 加热相同的时间,B吸收的热量比A吸收的热量多

D. 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的热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把一根钢尺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 a、b、c、d各图所示的形变.若 F1=F3=F4<F2 , 小丽同学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 a 和 b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B.图 c 和 d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C.图 b 和 d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D.图 b 和 c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 时(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饮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一把装有水的茶壶,壶嘴与壶身构成_________。若茶壶内水的质量为2.5kg,茶壶内底面积为18cm2,则茶壶内底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N;茶水的温度下降10℃,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J。(茶水的比热容取4.2×103J/(kg·℃),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出时,由于光在空气中发生了_________,实际的太阳在我们看到的太阳的____方,同样的道理,日落时,实际的太阳在我们看到的太阳的____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被观察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成一个_____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_____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了通过显微镜所看到的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_的(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A瓶中装的是水,B瓶中装的是煤油,两瓶中用的是电阻均为5Ω的电热丝.

(1)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水和煤油的__和初温必须相等.闭合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__(选填“A”“B”)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用物理量__来描述.

(2)实验时,小明和小红发现电热丝热得很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小红猜想: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和导线的电流不同.小明猜想: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和导线的电阻不同.小组的其他同学立刻判断小红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着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阻的关系,他们又准备了如下的器材:足量的水和煤油、天平、10Ω的电热丝两根、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秒表等器材.要完成实验,他们应该在原来的装置上调整的器材及要求是:A瓶中的水换成与B等质量的煤油;____

(4)最后,小明和小红又利用此装置探究了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流的关系,根据记录数据大致画出了产生的热量Q和电流I2关系的图像如图乙其中正确的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