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8∶1 B. 4∶3 C. 1∶2 D. 4∶1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 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3 ;当乙的体积为4cm3 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3 ;所以ρρ =8:1;由ρ=m/V可得V=m/ρρρ =8:1,mm =1:1,VV =1:8,V=a3∴边长之比:aa =1: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F/S=G/S=mg/S=ρVg/S=ρSag/S=ρga∴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p =ρ a gρ ag=(8×1):(1×2)=4:1,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15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A.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如图所示),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m,(g10N/kg)。求:

(1)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6 ×105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

A. 比真实值偏大 B. 比真实值偏小

C. 不受影响 D. 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车辆超限超载是造成公路受损严重的原因之一。由于汽车超载,使得汽车对路面的________增大,而汽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因而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增大而导致路面容易损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在验证欧姆定律实验中,所连接的电路如甲图所示,当EF间接入的电阻Ro保持不变时,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读出三组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可探究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比。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再依次将EF间的电阻Ro换成定值电阻R1R2,且R2>R1>Ro,要使EF间的电压表示数保持U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 选填“A”“B”端移动,可探究 选填“电流与电阻”“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2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将EF间的电阻换成一只额定电压是“38V”的小灯泡。在乙图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A”“B”端移动时,灯泡L逐渐变亮,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电流表的示数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通过比较还发现。在灯泡逐渐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在增大,造成这一比值增大的原因是 。当小灯泡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W。最后

归纳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它并联在电路中时,只有极小的电流通过电压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是用上述方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假如考虑了电流通过电压表的影响。你们测量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比小灯泡真实的额定功率 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

B.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加快蒸发

C.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升髙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D. 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灯泡L1L2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为6VL1的电阻为12Ω,通过L2的电流为0.3A,则L2的阻值为 Ω,通过干路的电流为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