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秒表、木块.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θ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斜面倾角θ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选填“大”或“小”)
(4)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θ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选填“大”或“小”).

【答案】
(1)v=
(2)时间
(3)大
(4)大
【解析】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3)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4)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所以答案是:(1)v= ;(2)时间;(3)大;(4)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能的来源十分广泛,除核能发电、风力发电以外,还有__________发电等.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所以电能是__________次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是常用温度计,读数是℃,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

(3)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 ,为什么?

(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方法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

A. 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C.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D.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模拟探究人眼视力缺陷的实验中:

(1)图甲是实验中出现的情形,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大推力火箭多采用“液氢”做燃料,这种燃料通过工业生产获得。工业上生产氢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水电解制氢、煤炭气化制氢、重油及天然气水蒸气催化制氢、生物质制氢等。下列关于“液氢”燃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它的热值高 B. 它是一次能源

C. 它是二次能源 D. 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