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型管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有关。

4)比较___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已知图丁中U型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Pa.(ρ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

【答案】不属于 B 液体的深度 丙、丁 1000

【解析】

1)这是测量液体压强的压强计;它的左端是密闭的,所以不属于连通器。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则B正确;故选B

3)比较乙图、丙图,在相同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液体的压强不同,故可以得到:在不同深度,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在丁图中,若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了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液体密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故比较丙、丁两图。

5)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的。如图甲所示。实际的电流表也有一定的电阻,在精确的计算过程中,可以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电阻为0的理想电流表与一个电阻值为RA=0.5Ω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乙所示。

在图丙中R1=5Ω,R2=9Ω,当只闭合S1,电流表读数I1=0.5 A;当只闭合S2,电流表读数I2=0.3 A,把电源、电流表分别按图甲和图乙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____和电阻r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913日,“鲲龙”AG600在荆门漳河水上机场完成了水上低、中速滑行任务。(如图甲)“鲲龙”翱翔九天,畅游四海,这是一艘会飞的船。“鲲龙”AG600采用悬臂式上单翼、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单船身水陆两栖飞机布局形式,选装4台国产涡桨6发动机,机长37米、翼展38.8米、机高12.1米(外部尺寸与波音737相当),最大起飞重量53.5吨。

“鲲龙”AG600工作水域要求长1500米,宽200米,深2.5米。具有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特点,在不高于两米海浪的海况执行着水救援任务。“鲲龙”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单次汲水最大为12吨,只需要20秒就可完成。可在距离树梢3050米高度处进行投水。单次投水救火可覆盖20×200米的面积,即可对4000余平方米火场进行有效扑灭。

(1)“鲲龙”可以飞行的原理是_____,若该飞机以最大起飞质量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求飞机机翼产生的最大升力?_____

(2)在机翼两侧下方各装有一个浮筒,设计要求单侧浮筒的三分之一在水中至少要产生4×104N的浮力才能防止侧翻,机翼才不被巨浪卷入水中,求每个浮筒的体积不得小于多少立方米?_____

(3)投水灭火后“鲲龙”回到水面畅游时,“鲲龙”号所受浮力是多少_____?如“鲲龙”下底面平均入水深度2m,则“鲲龙”吃水面积约为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工造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 (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选填 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铁架台”)高度固定的.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应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其在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___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选填123);

(3)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

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2)由图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矿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________

(2)请根据图甲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____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电流表坏了 B. 滑动变阻器短路 C. 电阻处接触不良 D. 电阻短路

(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A.

(5)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

(6)实验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2)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E中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N,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

(3)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用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如图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小明应拉着木块作_____运动,他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摩擦力大小,这是根据____原理;

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 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比甲图的______(选填“大”或“小”),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大小有关;

(2)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正确吗?答:______ ,原因是______

(3)小明在探究后反思:原来实验在操作中较困难,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右图所示,实验中用力F向右拉木板,当F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