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刚家有一个沉香木工艺品,他将工艺品带到实验室想测量该工艺品的密度。

1)小刚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使横梁平衡;

2)调节好天平后,小刚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g;量筒内盛280mL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的过程中,系在工艺品上的细线突然脱落,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出,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小刚利用公式算出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旁边同学观察到了小刚测量的全过程,提示小刚,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

【答案】零刻线 72 1.2103 偏大 工艺品沉入水中时有水溅出,使测得的工艺品体积偏小

【解析】

(1)[1]天平在使用前,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指针向右偏,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2)[3]图乙中工艺品的质量:

m=50g+20g+2g=72g

[4]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0mL,故示数为340mL=340cm3,则工艺品的体积:

V=340cm3280cm3=60cm3

工艺品的密度:

ρ工艺品===1.2g/cm3=1.2×103kg/m3

(3)[5][6]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量筒内壁,使工艺品的体积偏小,质量测量的是准确的,根据ρ=可知,测量的密度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在做测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操作示意图,请根据图完成题。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填写公式)

2)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时间工具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物体是在做________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用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等.下图是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很小,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经适当调整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______端滑动;

(4)通过移动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U - I,图像如图.据此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_W(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 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伟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是小伟同学某次实验时的情景,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2)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小伟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距跟像距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

4)如果把图甲中的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5)如果把图甲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稍大些的,仍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就需要把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

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

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

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甲图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如右图所示,为_________  ℃.

(2)当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_ ,直至水面破裂,说明水开始沸腾.

(3)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 ℃;根据图像可知: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________ ,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

(4)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温度并记录数据,并绘制了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而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并且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6s,请你在图乙中,绘制出小红所测数据的大致图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杭州西湖边有一游客为了躲雨,到大树底下,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甲、乙两同学对此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此人一定做了许多坏事遭天打雷劈。而乙同学却认为: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1)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__________

(2)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人们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了___________

(3)如果你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避免遭雷击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