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 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答案】D

【解析】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组成铅笔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铅笔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一般体积会发生变化,质量不变,由ρ可知,其密度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水从0℃上升到4℃时,其体积变小,由ρ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C错误;

D.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ρ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复习时,小明同学重新复习了做过的几个实验:

(1)在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时,小明选择了固态的海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将温度计正确插人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②如图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_____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AB”、“BC”或者“CD”),此过程中海波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 如图丙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小明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部分组成。

①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反射;

②小明让一東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向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与其他同学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40°

50°

③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到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不合理的理由:小明没有将纸板F_____,再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3)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小明同学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①选择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另一只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2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油面上升时

A. 电压表和油量表示数都变大

B. 电压表和油量表示数都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小,油量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示数变大,油量表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2)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tBC=______svAB=_____cmsvBC=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是在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西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____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家有一个沉香木工艺品,他将工艺品带到实验室想测量该工艺品的密度。

1)小刚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使横梁平衡;

2)调节好天平后,小刚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g;量筒内盛280mL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的过程中,系在工艺品上的细线突然脱落,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出,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小刚利用公式算出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旁边同学观察到了小刚测量的全过程,提示小刚,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郭守敬望远镜》并回答问题

郭守敬望远镜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漫天星光绝大多数都来自宇宙中的恒星,怎样知道这些遥远且炽热的恒星的成分呢?用光谱!我们知道,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形成一条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我们称之为光谱。太阳是恒星,因此太阳的光谱是一种恒星光谱,恒星光谱包含了恒星的很多“户口”信息,比如化学成分、密度、气压、温度、恒星年龄等。恒星光谱除了包含恒星自身的信息之外,还能告诉我们恒星以及它所在的星系是在远离,还是再靠近我们,甚至还能告诉我们远离或靠近的速度有多大,观测表明,恒星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与它跟我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根据恒星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可以知道这个恒星或星系距离我们有多远。

光谱望远镜是获取恒星光谱的有力工具,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光谱望远镜是由中国天文学家自主研制的,以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名字命名的“郭守敬望远镜”,如图所示,它可以将接受到的恒星的光会聚后通过色散系统形成恒星光谱,进而获取恒星的信息,它能够同时观测4000个天体,是当今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在刚刚过去的七年,巡天观测中(所谓“巡天观测”,就好比是“给天上的星星做‘人口’普查”),郭守敬望远镜。共获取1125万条光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恒星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天文望远镜。我国科学家通过对这些恒星光谱的分析,绘制成了一个包含636万组恒星光谱参数的星表,重新确立了银河系晕(音yùn)的内扁外圆的结构,并取得了其他一些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发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和地外生命的信心!

目前,郭守敬望远镜已开启新一轮的“霸气”巡天观测征程,使用郭守敬望远镜可以“普查”银河系更多的恒星,以它的观测能力,北半球天空仍然有约一亿颗恒星可观测,可以让“普查”资料更全面、更详细,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银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发出的光经过郭守敬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形成恒星光谱的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

2)我国科学家通过分析恒星光谱确立了________的内扁外圆新结构。

3)已知“长蛇II星系团”距离我们约33亿光年,它远离我们的速度约为,请你根据文中信息,估算远离我们的速度约为的“牧夫座星系团”距离我们约________亿光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该组小阳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50

53

56

59

(1)请将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图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________

(2)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在第2.7min时该物质的温度是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小红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你认为_________(选填“小红”或“小阳”)记录的数据更便于找到规律,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