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实验小组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该组小阳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50

53

56

59

(1)请将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图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________

(2)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在第2.7min时该物质的温度是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小红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你认为_________(选填“小红”或“小阳”)记录的数据更便于找到规律,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 固态 48 小阳 小阳记录的实验数据更多

【解析】

(1)按表中数据在坐标格中先画点,再描线;

(2)熔化的过程是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关键的分界点在物质的熔点,分界点以前该物质为固态;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记录时间间隔越小,越能准确反映晶体熔化特点。

(1)[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以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温度,然后通过描点法在坐标格中描出对应时间的温度,最后将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得到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2)[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42℃时,该物质是固态;

[3]从给出数据还可以得出,该物质在2.5min4min这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在第2.7min时该物质的温度是48℃;

(3)[4][5]记录时间间隔越小,记录的实验数据更多,越能准确反映晶体熔化特点,故小阳记录的数据更便于找到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 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甲图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如右图所示,为_________  ℃.

(2)当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_ ,直至水面破裂,说明水开始沸腾.

(3)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 ℃;根据图像可知: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________ ,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

(4)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温度并记录数据,并绘制了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而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并且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6s,请你在图乙中,绘制出小红所测数据的大致图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图实例中,A是探究压力产生的________的实验装置; B________的应用,C________的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借助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看到了人眼所不及之处,实现了对微观世界和浩瀚宇宙的探索。图中的甲和乙是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C.显微镜的目镜成放大的实像D.望远镜的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还有试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试验电路的连接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杭州西湖边有一游客为了躲雨,到大树底下,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甲、乙两同学对此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此人一定做了许多坏事遭天打雷劈。而乙同学却认为: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1)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__________

(2)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人们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了___________

(3)如果你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避免遭雷击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1 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 ℃.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该地气压比标准气压___ (选填“低”或“高”)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烧杯口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6)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7)若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可采取的措施有(只需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学习了惯性知识后,知道了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但通过观察小汽车的刹车过程小明有一个问题想不太明白:同一辆小汽车踩下刹车,速度慢时很容易就停下来了,而速度快时则不太容易停下来,由此可见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这难道不正说明了惯性大小与速度有关吗?为搞清楚惯性大小到底和速度有没有关系,老师帮小明查阅了资料,找到了以下两个理论知识,并且和小明共同设计了两个实验来验证。

知识1: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0时,惯性大小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知识2: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由单位时间内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量来判定。

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一:老师用光滑的玻璃水平面(摩擦力忽略不计入、质量不同的小车A和小车B、细线、1个重物块M、速度测量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两次实验小车AB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从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知道:

时间

实验小车

0

1s

2s

3s

小车A

静止

5cm/s

10cm/s

15cm/s

小车B

静止

2cm/s

4cm/s

6cm/s

(1)小车A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同一个重物块拉动小车AB的目的是_____

(2)小车_____的运动状态更难改变,小车_____的质量大一些。这个实验验证了惯性大小确实和质量有关系。

实验二:老师利用1个小球、斜面、粗糙的水平木板、停表、速度测量仪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以此来模拟汽车刹车的过程,每次实验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开始释放,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释放高度

到达水平面的速度

速度从的时间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

1

5cm/s

2s

5cm

2

10cm/s

4s

20cm

3

20cm/s

8s

80cm

(3)的大小关系_____,这三次实验中水平面木板的粗糙程度应该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2次实验,小球在水平面运动过程中每秒钟速度变化量为_____cm/s.这三次实验中小球单位时间速度大小的变化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5)结论:同一个物体,受相同的外力,速度不同时,其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