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B. 如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 如图: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 如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答案】D

【解析】

(1)玻璃管倾斜只会改变水银柱的长度,而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2)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3)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判断;

(4)把水气压计从山下带到山上时,发生变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从瓶内外的气压差来分析。

解: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所以不会因玻璃管的倾斜而改变。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则水银柱的长度就会相应变长,故A错误;

B、盆景水位保持一定高度是大气压支撑水没有流出来,故B错误;

C、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C错误;

D、把水气压计从山下带到山上,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升高,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渔民叉鱼

B. 水中倒影

C. 手影

D. 海市蜃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B. 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 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D. 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刷冰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悬挂一根铜棒,铜棒的两端a、b通过导线跟开关、电流表连接。开关闭合后(  )

A. 只要铜棒ab在磁场中运动,电流表指针就会偏转

B. 只改变铜棒运动方向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改变

C. 只改变磁场方向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不变

D. 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铜棒运动方向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和小云各自做“测量电阻的阻值”实验,她们使用的实验器材完好无损,各自的读数也很准确,她们测量的三组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表一(小红)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1.5

0.46

2

2

0.4

3

2.5

0.36

表二(小云)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1.5

0.32

2

2

0.4

3

2.5

0.52

老师看了这两个数据表后,指出其中一位同学的实验电路接错了。

(1)分析表一、表二可知,_____同学的电路接错了,理由是_____

(2)请画出该同学的错误电路图_______

(3)实验电路正确的同学测量的电阻平均值是_____Ω(精确到0.1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装满了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AB分别放入溢水杯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 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C. 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 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骨胳、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胳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600N的小明在l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脚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9cm。求:

(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要测定标有“3.8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选择一些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同组的小芳发现小明所选的器材不能完成此实验,其原因是_____。并且电路连接也有错误,如果此时闭合开关,小灯泡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电压表_____选填“有示数”或“无示数”.请你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_____

(2)小明重新选择合理器材,将电路改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确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Ω。

(3)小明还测量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并根据所测得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电流与电压并不成正比,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在这个图象中,横轴应该表示的是_____选填“电压”或“电流”

(4)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只用电压表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5Ω,电源电压恒定,其测量过程如下:

闭合开关S、S2,断开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电压表示数为4.5V。

_____填三个开关闭合与断开情况,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V,这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闭合开关S、S2,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电压表示数为3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使用的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要求导线不交叉)

(2)由于导线中的电流可能与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所以,在本次实验中应该保持_____不变;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_____的作用;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合上开关前,变阻器滑片P应该处于图中_____选填:“C”或“D”);

(4)某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为_____V;

(5)通过实验,他得到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此图象,他初步得到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