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学生书桌高约300mm
C.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答案】C
【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C符合实际;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3.896m/s.D不符合实际.
所以答案是:C.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速度的单位换算和温度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它的国际单位制是米/秒,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在下列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 空气、水、玻璃 B. 空气、玻璃、水 C. 水、玻璃、空气 D. 玻璃、水、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灯泡亮度的大小说明了灯泡的

A. 额定功率的大小 B. 两端电压的大小

C. 实际功率的大小 D. 通过的电流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电流表必须________联在电路中,且电流从________接线柱流进,________接线柱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转动,则

A. 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 B. 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

C. 逆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D. 顺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清晨,草叶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时露珠好像一个_____,形成了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填“实”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选填)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影响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三物体每次均从静止释放,其质量关系为: 。木桩在沙坑中的起始位置高度均相同。

)比较图a中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图a中所示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相同,________说明乙、丙的重力势能相同。(选填“能”“不能”)。

)如图b所示,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大。甲物体由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两点,已知,甲物体在段重力做功,做功功率;在段重力做功,做功功率,则________ ________(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确定 , 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实验中A、B两支蜡烛的外形应(选填“相同”或“不同”).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蜡烛,在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