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两幅图中,甲、乙是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其中两个过程示意图。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_____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_____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压缩冲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答案】 机械

【解析】

(1)做功冲程:两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符合条件的是图丁,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2)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甲图是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是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增大物体内能的,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乙图对试管中的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使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塞子飞出去,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因此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甲图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学习了惯性知识后,知道了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但通过观察小汽车的刹车过程小明有一个问题想不太明白:同一辆小汽车踩下刹车,速度慢时很容易就停下来了,而速度快时则不太容易停下来,由此可见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这难道不正说明了惯性大小与速度有关吗?为搞清楚惯性大小到底和速度有没有关系,老师帮小明查阅了资料,找到了以下两个理论知识,并且和小明共同设计了两个实验来验证。

知识1: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0时,惯性大小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知识2: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由单位时间内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量来判定。

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一:老师用光滑的玻璃水平面(摩擦力忽略不计入、质量不同的小车A和小车B、细线、1个重物块M、速度测量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两次实验小车AB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从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知道:

时间

实验小车

0

1s

2s

3s

小车A

静止

5cm/s

10cm/s

15cm/s

小车B

静止

2cm/s

4cm/s

6cm/s

(1)小车A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同一个重物块拉动小车AB的目的是_____

(2)小车_____的运动状态更难改变,小车_____的质量大一些。这个实验验证了惯性大小确实和质量有关系。

实验二:老师利用1个小球、斜面、粗糙的水平木板、停表、速度测量仪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以此来模拟汽车刹车的过程,每次实验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开始释放,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释放高度

到达水平面的速度

速度从的时间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

1

5cm/s

2s

5cm

2

10cm/s

4s

20cm

3

20cm/s

8s

80cm

(3)的大小关系_____,这三次实验中水平面木板的粗糙程度应该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2次实验,小球在水平面运动过程中每秒钟速度变化量为_____cm/s.这三次实验中小球单位时间速度大小的变化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5)结论:同一个物体,受相同的外力,速度不同时,其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刚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个相同的蜡烛。

1)他们在进行实验之前,一起商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具体问题是: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

2)他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为了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薄越好,主要是为了减小由于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对测量的像距与实际像距的差异;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

4)用两个相同的蜡烛AB做实验,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

5)他们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_(填“A”或“B”)的一侧观察;

6)探究中,他们要改变_______至少做三次实验,目的是使结论__________

7)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小明思考:如果身高是1.7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5m处,小刚在镜中的像与小刚相距_____m。当小刚远离镜子时,像的高度______1.7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______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是一种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______种电荷相互排斥,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闭合,这说明人体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当一大片带负电的云接近建筑物时,云层中的负电荷能通过避雷针经金属线导入大地,则此时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流向_____(选填“云层”或“大地”)

(3)电流表必须跟被测的用电器____联。图中的甲电流表读数为_____;乙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6℃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风速(km/h

0

10

20

30

40

风寒温度(

6

4

2

0

-2

1)下列例子主要是哪种散热方式使人感觉更寒冷的:

吹风时人感觉更寒冷,_______

冬天用手摸铁杆时手感觉更寒冷,_______

选填: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图中画出风寒温度风速图象

____________

3)当气温为6℃,风速为25km/h时,风寒温度为__________

4)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_____方向移动(选填“光屏”或“蜡烛”),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如果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______(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填“1234”)。

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同组同学不小心用手指尖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选填“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

4)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这说明当一个人的眼睛近视时,则将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方。(选填“前”或“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A的边长比B大。如果从其正中间水平或竖直方向打通 vb一个横截面积大小相同的圆柱形的小孔后,使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相等。设想了下列四种做法:

(1)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2)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

(3)B水平打孔、A竖直打孔;(4)A水平打孔、B竖直打孔;

以上想法中能实现目的是(  )

A. (1)、(2) B. (1)、(3) C. (2)、(3) D. (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