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  )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对应应用如照相机.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对应应用如幻灯机.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
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像距也越小.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在2f之外,所以成缩小的实像,b点在f和2f之间,成放大的实像.
a到b过程中,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变大,像距也变大.
故选A、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南京二模)某课外活动小组围绕自行车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的部分问题如下:
(1)自行车上很多部位采取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措施.
示例:车轮上的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根据示例,再举两例:①
把手上有凹凸的槽纹或鼓凸的颗粒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把手上有凹凸的槽纹或鼓凸的颗粒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是增大摩擦;②
转轴中采用滚珠是滚动代替滑动
转轴中采用滚珠是滚动代替滑动
是减小摩擦.
(2)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脚踏和牙盘构成一个轮轴,而轮轴实质上杠杆原理.经测量,脚踏到轴心的距离R=25cm,带动链条的牙盘半径为r=15cm.若脚踩脚踏所用的力是F=15N,求链条所产生的拉力f.
(3)城市人口密集,上、下班高峰交通问题突出.但是,政府部门对增加公交车辆有控制,而提倡人们尽量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这一决策是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请你就环保的角度,说说提倡使用自行车而减少公交车的好处.
可减少废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可减少废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4)我国是自行车王国,有关专家建议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某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供电电压为24V.若该电动自行车包括载人共重1000N,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03倍,而这时供电电流为10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
求:①蓄电池的输出功率; ②自行车前进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是在20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它是类比于光学显微镜发展起来的.光学显微镜是用可见光照射被研究的物体,利用光学显微镜使光线偏折而成像的;电子显微镜则是让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物体,利用电磁透镜使电子束偏转而成像的.如图所示,是用磁场聚焦的电子显微镜的示意图,发射电子的阴极K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经过磁透镜L1后变为平行的电子束,L1起会聚透镜的作用,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物体O,产生被研究物体的透射像.磁透镜L2起物镜的作用,电子束通过它,放大成像I1,I1再经磁透镜L3放大,第二次成像I2,I2被投射在荧光屏S上,可以用照相方法记录下来.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高一千倍左右.电子显微镜能观察物质的精细结构,可以拍摄出物质的分子结构图,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阅读上面的文章,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上图中的磁透镜L1相当于
透镜,对光起
会聚
会聚
作用,磁透镜L2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
物镜
物镜
,物体通过它可成放大的像.物体通过电子显微镜,成
2
2
放大
放大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电子显微镜相对光学显微镜来说有很多优点,请你说出一点.
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高一千倍左右.
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高一千倍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f<u<2f
f<u<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
A、C
A、C
(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的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材料
材料
的关系.
(3)这次探究活动中,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液体压强的规律,他将一玻璃管的一端用橡皮膜扎紧,在管内加入煤油后,用刻度尺测出管内煤油柱的长度;将玻璃管插入水中,直至玻璃管上的橡皮膜既不向内凹、又不向外凸,测出此时玻璃管插入水中的深度.下面是他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煤油柱长L(cm) 10 15 20 30
水的深度h(cm) 8 12
 
24
(1)请将小明填写的表格中漏掉的数据填上.
(2)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
 

(3)在管内加入某液体时,橡皮膜既不向内凹、又不向外凸,测出此时玻璃管插入水的深度为10cm,管内液柱的长度为12cm,则该液体密度为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