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海监50”是中国海监船建设项目中吨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一艘船,采用了当今世界先进的ABB电力全回转推进系统,型长98米,型宽15.2米,型深7.8米,排水量4000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大于8000海里,自持力60天.(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g取10N/kg)
(1)满载时,“中国海监50”船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若船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6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从某一时刻开始,“中国海监50”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中国海监50”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第50s到100s内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

【答案】
(1)解:船的排水量为:m=4000t=4×106kg,

“中国海监50”所受到的浮力为:

F=G=mg=4×106kg×10N/kg=4×107N


(2)解:船底某处的压强为:p=ρgh=1×103kg/m3×10N/kg×6m=6×104Pa
(3)解:由甲图知,“中国海监50”在第50s钟到100s钟内匀速行驶,所以F=8×108N,

由乙图知,船的速度是v=0.5m/s,

船的推进力的功率:P=Fv=8×108N×0.5m/s=4×108W


【解析】(1)轮船的排水量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知道轮船的排水量,求出轮船受到的浮力.(2)知道船底的深度和水的密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压强.(3)从甲图上读出牵引力,从乙图上读出速度,根据P=Fv求出功率.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和浮力大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p=ρgh ρ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 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 注意:h 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浮力的公式为:F= Ggv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航和小组的同学使用以下实验器材: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15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小灯泡、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完成了下面的实验: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还有的作用.
(2)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6

0.3

0.24

①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②如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可能的故障是
(3)他做完实验后,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又完成了“测量额定电压是2.5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亮度变亮
②他要连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向左侧无刻度处,原因可能是 . 解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他发现小灯泡过亮,为了完成实验,接下来他的操作是,立即断开开关,把;再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下各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A;额定功率是W;小航在计算灯丝电阻时将不同电压时的电阻求平均值,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甲,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是 (填“实”或“虚”)像.

(3)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则物块的密度为(

A、m2ρ1/m1 B、m1ρ1/m2

C、m2ρ2/m1 D、ρ=m1ρ2/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 )

A. 0.85×103kg/m3

B. 0.90×103kg/m3

C. 0.94×103kg/m3

D. 1.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其中读数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长度为3.5cm B. 物体的重力为2.8N

C. 液体的体积为60mL D. 秒表的示数为30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游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龙舟相对于水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比较稀疏,则声音传播的速度就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向外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温度迅速升高,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传播得较上层快,于是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那么试探究下列两种情景下声音的传播情况:

(1)赤日炎炎,穿越新疆罗布泊的沙漠或戈壁滩时,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很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选填“上”“中”或“下”)拐弯。

(2)我国古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680 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的钟声至少是_______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产生的(假设当时的气温是15 ℃)。地表温度比夜空温度________(选填“高”或“低”),钟声向________(选填“上”“中”或“下”)拐弯,传播的距离________(选填“较远”“一样”或“较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