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A. f<6cm B. 6cm<f<18cm C. 9cm<f<12cm D. 18cm<f<24cm

【答案】C

【解析】

当物距为6cm时,成放大的虚像,所以f>6cm.

当物距等于18cm时,成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则9cm<f<18cm.

当物距等于24cm时,成缩小的实像,所以24cm>2f,则f<12cm.

故:9cm<f<12cm,C符合题意。

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0~4℃的水中℃水的密度最大,℃水的密度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求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N/kg)( )

A. 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轴承之间装滚珠
B.写字时用力
C.合页加润滑油
D.滑冰时穿冰鞋滑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只电压表有0~3V和O~15V两个量程,小明在某次实验中使用的是0~3V档量程,但他错从0~15V档量程的刻度盘上读出电压值为6.5V,则实际测得的电压应是(  )

A. 6.5V B. 2.5V C. 1.3V D. l.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如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在光屏的中央有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

(3)她又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再一次得到清晰的像,小红在图中虚线框中放了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镜(远视、近视),屏上的像就又清晰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
(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发生改变.
(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
(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1盒.
(1)小霄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们应该选择(选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小霄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焰像偏上(如图丙所示),是因为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应是
(3)下表是小霄组的测量数据.

物距/cm

40.0

34.0

25.5

20.8

19.7

19.0

16.5

16.0

11.9

像距/cm

13.3

14.9

16.4

19.2

20.3

21.1

25.3

26.6

62.6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和物体相比)

极小

很小

较小

略小

略大

较大

很大

特别大

极大

根据表中数据,小霄找到一条根据物距和像距关系判断像的特点的规律,规律是
(4)小霄还想知道光屏上的像与蜡烛火焰左右是否颠倒.只利用现有实验器材,他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

B. 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 岳阳开展的“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 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测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