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两只水果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如图),金属片A是水果电池的 (填正极负极),两水果之间 (填串联并联),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此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之间 (填没有)电压.

【答案】负极;串联;有

【解析】试题分析:(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性质.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有两根引线,一根为正极,另一根为负极;二极管的导电性能很特殊,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

2)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解:

图中二极管发光,说明二极管的连接是正确的,因此水果电池组的A极是负极;

图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两水果之间串联的;

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是因为它的正负极接反了,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此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之间仍然有电压.

故答案为:负极;串联;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小明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 ______ (选填“偏高”、“偏低”或“没问题”).

(2)图乙是小红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______ ℃.

(3)小明、小红两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 ℃;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______

(4)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______ (“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气泡内放出的______ 在烧杯内壁形成小水珠,观察最图丁中烧杯内壁ab两处,可以发现 ______ 处出现的水珠较多,这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m高处,这两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 B. 乙的机械能大

C. 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完成测量某金属块的质量和密度时的若干操作:

(1)测量金属块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填“左”或“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放在右盘中砝码的数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0mL,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金属块若有磨损,则它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A.绝缘性好
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延展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是4.2×103/(千克),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千克20℃的水烧开.

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的燃烧值为3×107/千克,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千克煤?

3)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需要烧4块蜂窝煤,按每块蜂窝煤含煤0.5千克算,他家每天实际用煤2千克,由此小明计算出他家煤炉的效率只有16.5%,你认为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4)从大的方面讲,家用煤炉除了热效率低浪费能源的缺点外,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天在探究“什么条件下磁可以生电”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磁可以生电

B. 若保持导体运动方向不变,只将磁体的N、S极对调,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图中相反

C. 若导体ab沿磁感线方向向上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发生偏转

D. 电动机是利用磁生电的原理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
(2)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的位置.
(3)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清晰的实像,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4)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果只调节蜡烛,应将蜡烛向(选填“上”、“下”)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