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打开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就会闻到樟脑的气味,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樟脑丸放置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樟脑丸变小与放在饮料里的冰块变小是相同的物态变化
B. 樟脑丸消失与放在空气中的干冰消失一样都要放出热量
C. 闻到樟脑的气味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慢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地球上物体所受的重力消失,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壶里的水很容易倒入人的口中B.河水不会自动向低处流动
C.人轻轻一跳就可能离开地球D.地球上的物体将浮在空中不会自动落下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器材:带有细线的乒乓球、音叉、装有适量水的大水槽、钢板尺,请选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探究声学的相关物理知识。
所选器材:_____;
操作方法:_______(也可以用图描述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_____;
实验反映的物理知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 液体 | 质量/克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分 |
1 | 水 | 300 | 20 | 30 | 12 |
2 | 水 | 150 | 20 | 30 | 6 |
3 | 煤油 | 300 | 20 | 30 | 6 |
4 | 煤油 | 300 | 20 | 25 | 3 |
(1)探究本实验应用了_____和_____的研究方法。其中用_____反应出物质吸热的多少。
(2)分析比较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3)本实验中至少用到_____种测量工具。
(4)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比热容和_____和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液体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Δt/℃ | 加热的时间t/min |
甲 | 1 | 0.1 | 5 | 1 |
2 | 0.1 | 10 | 2 | |
3 | 0.2 | 10 | 4 | |
乙 | 4 | 0.1 | 10 | 1 |
5 | 0.1 | 20 | 2 | |
6 | 0.2 | 20 | 4 |
(1)分析第1、4次或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_________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________.(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保证环境质量,宝鸡市实行铁腕治霾“1+18”方案,包括削减燃煤、清洁供暖、尾气治理、禁止焚烧秸秆等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的形成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B.暖气中的工作物质用水,是因为水含有的热量大
C.秸秆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且极易引起火灾
D.暖气取暖是利用热传递,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试电笔时,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B. 用电器的开关发生短路时,会造成空气开关自动断开
C. 站在地面上的人,因碰火线而触电时,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
D. 冰箱使用三脚插头,是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引起火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冰块没有内能
B.水蒸气将壶盖顶起后,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畔的金柳那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D.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