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所示,分别把乒乓球接触轻敲和重敲后的音叉。当接触轻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小;当接触重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大。这个实验现象表明:①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②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的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她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钢尺的1/5、1/3、1/2伸出桌外,每次都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辨别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差别。这个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________的关系。

(3)把一个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如图所示),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________(能/不能)听到铃声;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得出________

【答案】振动 振幅 频率 变小 变大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1)如图1所示,乒乓球接触音叉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接触轻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小,即音叉振幅小,声音弱;当接触重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大,即音叉振幅大,声音强度大所以这一现象表明: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

(2)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钢尺的不同长度伸出桌外,每次都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则振幅相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辨别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差别。这个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把一个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了;

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增大;

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不能听到铃声;

故经过科学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练习使用温度计: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分度值是______℃,该同学的体温属于______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相同的漆包线和铁钉绕制成电磁铁AB,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

(1)图A、B串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分析图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B铁钉再多吸一些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端移动。(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手边有两只灯泡,只能看到“220 V”字样,请你用三种方法判断这两只灯泡额定功率的大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L1L2串联

B. 电流表A1L1的电流

C. 当开关S2断开时,通过L1的电流变小

D. 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到的其它各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__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3)甲图中若让一束光线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__________方向射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司机从看到情况到做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叫制动距离. 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的和称为停车距离

请根据表中某司机行驶数据和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若该司机驾驶这辆汽车以70km/h的速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行驶,请估算出这辆汽车与前车安全行驶的距离至少是多少______

(3)如图2所示,马路宽12m,小明准备从A点到B点横过马路,正好这辆汽车从距十字路口100m处的C点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小明以1.2m/s的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路口前安全通过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