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英语 > 题目详情

翻译句子(10分)
【小题1】由于2个月没收到朋友来信,我时不时感到有点寂寞。
【小题2】自从2000年以来,这幢大楼已经投入使用了。
【小题3】政府最近已经决定采取行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小题4】顺便问一下,电影开始多长时间了?
【小题5】孩子们看到他们的偶像时全体鼓掌并兴奋地尖叫。


【小题1】I feel a bit lonely from time to time because I haven’t heard from my friend for two months.
【小题2】The building has been in service/ use since 2000.
【小题3】The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take action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recently.
【小题4】By the way, how long has the film been on?
【小题5】The children all clapped and screamed with excitement when they saw their heroes.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考查原因状语从句及短语from time to time不时地;heard from 听说;注意状语从句的时态与主句有一定的关系,结合语境可知本句主语用一般现在时态,从句用现在完成时态。
【小题2】考查完成时态及被动语态。注意瞬间动词不能与持续性时间状语连用。
【小题3】考查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做宾语表示具体的将要进行的动作,注意and可以连接两个并列关系的谓语。
【小题4】考查现在完成时态。注意瞬间动词不能与持续性时间状语连用,短语by the way,顺便说说。
【小题5】考查时间状语从句。结合语境可知本句主从句动作都是过去时态,注意介词with的用法。
考点:汉译英
点评:在做汉译英时,首先应该根据句子的时间状语,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时态;其次,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主要句式短语;第三,注意句子中人称、数以及时态问题。第四、注意英语的表达习惯及常见搭配等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英语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如其所言。
(节选自《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3)由是感激  感激:
(4)及,如其所言    卒: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小题3】结合【甲】文,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请举出一例。(4分)
【小题4】诸葛亮和刘备历来倍受尊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英语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
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
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
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火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门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曰:“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他人书简后裁取者也。
(《宋史·王曾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应天府知:主持、掌管
B.曹利用恶曾己上,尝怏怏不悦班:等级、次第
C.人莫敢以私干:求取
D.太后大怒,曾为之解:解决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王曾的品行修养的一项是(   )
①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
②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
③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④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火恶,则非臣所知也。
⑤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
⑥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乏,卒无妖。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
“这真是王佐之材啊 !”认为他是奇才。
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
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
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的个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
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
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
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4分)
(2)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3分)
(3)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英语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
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
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
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火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门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曰:“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他人书简后裁取者也。
(《宋史·王曾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应天府知:主持、掌管
B.曹利用恶曾己上,尝怏怏不悦班:等级、次第
C.人莫敢以私干:求取
D.太后大怒,曾为之解:解决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王曾的品行修养的一项是(   )
①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
②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
③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④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火恶,则非臣所知也。
⑤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
⑥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乏,卒无妖。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
“这真是王佐之材啊 !”认为他是奇才。
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
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
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的个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
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
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
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4分)
(2)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3分)
(3)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英语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密网)B.五亩之宅,之以桑(树:树木)
C.七十者帛食肉(衣:yì,穿)D.鸡豚狗之畜(豚:小猪 彘:猪)
【小题2】下列划线的虚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五亩宅,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
B.请以战喻斧斤时入山林
C.狗彘食人食不知检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D.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小题3】下列各组最能反映孟子“王道”之成观点的句子是(   )
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①②⑤   B. ③④⑥   C.①②⑦   D.③④⑦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提出的措施,比上一段提出的措施更前进了一步。
B.最后一段孟子批评了统治者的暴政,摆出事实,揭穿谎言,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了比喻进行驳斥。
C.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一句可知当时年成确实不好,到了饿死人的地步。
D.结尾一句与开篇的“民不加多”照应,而且回应了梁惠王的疑问。
【小题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英语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记,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
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巩再拜。
----选自曾巩《寄欧阳舍人(欧阳修)书》
【小题1】对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生者得致其   严:严肃
B.警劝之     道:作用
C.议之不     徇:徇私,袒护
D.所谕世族之   次:排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足为后法告诉不许
B.惧后世不知臣壮也,犹不如人
C.有意奸外淑圣人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
D.先祖之屯蹶否塞死死犹为厉鬼击贼
【小题3】下面各项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铭志能够著称后世,它的意义与“史”相接近,但是它的内容却与“史”有所不同。
B.文中,作者就碑文写作提出了看法,一是撰写碑文要态度公正,二是撰写碑文要慎选作者。
C.文章既论述了铭志的作用,也由衷赞扬了欧阳修为他祖父所作铭志的“公与是”。
D.这篇文章虽是感谢信,但又不仅仅止于感谢,文章还重点述说了“史”的社会意义,也表达了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 祖 之 言 行 卓 卓 幸 遇 而 得 铭 其 公 与 是 其 传 世 行 后 无 疑 也而 世 之 学 者 每 观 传 记 所 书 古 人 之 事 至 其 所 可 感 则 往 往 衋 然不 知 涕 之 流 落 也
【小题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3分)
(2) 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