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成因的差异。
(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

【答案】
(1)形成过程:A处的三角洲是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蚀进入河流,并通过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低洼地,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2)甲地沙漠受到沿岸寒流影响,乙地沙漠则因为处于内陆(关键词),且受到周边高原的阻挡,水汽难以进入。

(3)丁聚落比丙聚落规模更大,发展潜力(前途)更好;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且有交通线路经过;丙聚落处于沙漠地区,水源不足,限制聚落发展。

【解析】⑴读图分析,A处的三角洲是泥沙沉积形成。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蚀进入河流,并通过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低洼地,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A三角洲。

⑵读图,甲地沙漠位于大陆西岸,主要受到沿岸寒流影响形成。乙地沙漠则因为处于内陆,且受到周边高原的阻挡,水汽难以进入,导致降水少,形成沙漠。

⑶聚落发展前景,首先从自然条件的优劣分析,条件恶劣,发展规模小,潜力小。读图,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且有交通线路经过,交通便利。丙聚落处于沙漠地区,水源不足,限制聚落发展。因此丁聚落比丙聚落规模更大大,发展潜力(前途)更好。
所以答案是:(1)形成过程:A处的三角洲是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蚀进入河流,并通过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低洼地,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2)甲地沙漠受到沿岸寒流影响,乙地沙漠则因为处于内陆(关键词),且受到周边高原的阻挡,水汽难以进入。(3)丁聚落比丙聚落规模更大,发展潜力(前途)更好;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且有交通线路经过;丙聚落处于沙漠地区,水源不足,限制聚落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②、③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处,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阐述30年后该城市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 .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 8000 B. 10000 C. 6000 D. 4500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3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A. 气候适宜 B. 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

C. 少自然灾害 D. 人口素质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如图)。这一地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干草原带,气候干旱,降水量和降水变率大,干旱年份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一地区地势较平坦,没有任何天然屏障阻挡来自极地和西伯利亚寒风的侵袭,冬春两季常有6~8级大风。冬季的强风常常将农田的积雪全部吹掉,春末夏初常形成大范围的沙尘暴。

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而是采用快速联片的“剃光头”式开荒及不恰当的耕作方法,如使用有壁犁深翻土地,将作物残茬埋入土中等,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土壤风蚀以及由此引发的黑风暴一度十分严重。

(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并说明人们的生产活动怎样加剧了这个过程。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在总结大规模垦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你认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苏联垦荒区位置示意

●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 主要措施有收获后田间留残茬、采用土壤保护耕作机械(如无壁犁)、推广带状种植等。这一套措施的主要特点是不深翻土地。因为深翻后,在以沙质和沙壤质土壤占优势的干草原地带,表土变得干燥松散,导致风蚀加剧。其他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小风的侵蚀力量和增加土壤水分。

●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 休闲轮作是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一项措施。它不仅能保持土壤水分,而且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消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营造农田防护林带 在垦荒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可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缓解春季土壤缺水状况,改善农田小气候,从而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保留残茬,积雪保墒 事实证明,保留作物残茬和积雪保墒措施相结合,有利于增加冬季积雪的厚度和春季播种前的土壤含水量。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与措施可以被我国的哪些地区借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某日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是( )
A.冰岛
B.格陵兰岛
C.火地岛
D.南极半岛
(2)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A.60°E
B.0 °
C.120°W
D.180°
(3)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我国华北平原上正播种小麦
B.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C.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附近
D.我国北方地区常遭受沙尘暴袭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旅游活动直接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台风过后,海边一些旅游设施遭到破坏

B.许多旅游风景区的著名景物上留有书法家的石刻

C.为修建黄山索道,砍掉山上林木48450立方米

D.为改变“自古华山一条路”,在峭壁上开辟了复线旅游线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周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 )

A.温度上升,出现暴雨B.温度上升,出现干早

C.温度下降,出现暴雨D.温度下降,出现干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