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

1 D

2 C

【解析】

1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加上沿岸暖流流经,降水多,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地为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是因地形影响形成,体现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D对。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随着纬度更替,A错。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随着经度更替,没有地形差异影响,B错。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更替,C错。故答案选D项。

2①自然带成因是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受纬度、洋流、夏季风的迎风坡等因素影响。成因相同的是地理现象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C对。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是气候干旱,A错。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是地势高影响形成,没有迎风坡影响,B错。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是海陆分布范围影响,D错。故答案选C项。

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至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其实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地峡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不但气温较高,而且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所以发育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其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最多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 年全国各地房价普涨,使得民众购房慎之又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为保障采光及日照需求,在我国购买一楼住宅的最佳看 房时间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等高度楼房楼间距最宽 的应该是( )

A. 天津(39°N) B. 哈尔滨(45°N) C. 上海(31°N) D. 福州(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 反气旋造成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D. 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全球水循环局部图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A. 海上内循环 B. 陆地内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地表水于地下水间循环

2关于城市路面硬化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使③环节的试增加

B. 使④环节的变化加大

C. 使⑤环节的增加

D. 使⑥环节的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回答问题。

(1)简析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

(2)比较A、B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简述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

A. 经济水平较高 B. 离北京市较近 C. 城市等级较低 D. 劳动力较丰富

2廊坊的燕郊镇因有30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房价水平较低 B. 就业机会较多

C. 环境质量较高 D. 经济联系紧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B.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 该图划分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2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①—“金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B. ②—“银色中国”—海拔高度影响

C. 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 ④—“黄色中国”—风力沉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的热力运动

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有差异 B. 箱底辐射有差异

C. 箱内空气吸热有差异 D. 箱内空气辐射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