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 反气旋造成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D. 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答案】

1C

2D

3B

【解析】

试题

1】从图中看,4—6日有降水过程,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B项正确。反气旋影响是晴朗天气,气压先升后降。A项错误。气旋影响产生降水过程,气压先降后升。C项错误。准静止锋产生连续性降水,气压有升有降。D项错误。故选B

2】本次降水过程是冷锋造成的。反气旋气流下沉。A项错误。气旋气流上升。B项错误。暖锋暖气团主动沿锋面向上爬升。C项错误。冷锋暖气团被迫抬升。D项正确。故选D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A项错误。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是冷锋过境造成。B项正确。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C项错误。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反气旋造成的。D项错误。故选B

【知识拓展】冷、暖锋的比较方法

1、平面图判断方法:根据符号来判断。冷锋用线条加(黑)另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暖锋用线条加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根据冷暖气团和移动方向判断。在锋面气旋图中,若冷气团的移动箭头指向锋面,而暖气团背离锋面,则为冷锋,反之为暖锋。根据雨区的位置来判断,雨区若是在锋后为冷锋,若在锋前则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锋面坡度。冷锋坡度比暖锋陡。冷气团的移动方向。冷锋图中,冷气团的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图中,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暖气团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冷气团倾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绿岛位于台湾台东县东面33公里的太平洋中,又名“火烧岛”。绿岛多山,由于冬春季节强烈的西北风将海面的波浪刮起变成小雨点降落在岛上,使草木受盐分侵袭而干枯,故岛上多沙岩植物。绿岛位于日本暧流的通道上,附近又有涌升流存在,给绿岛带来极为丰富的热带海洋生物。

(1)简述绿岛上河流的水文特征。

(2)说明绿岛的形成原因。

(3)分析绿岛享誉“海中热带雨林”之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图2所示地区发现,图中半岛北部发育苔原,而南部生长森林的最高纬度比同一大陆西岸偏低;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半岛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形 C. 洋流 D. 大气环流

2图中半岛南部生长森林的最高纬度比同一大陆西岸偏低的原因是

A. 地势高低 B. 太阳辐射 C. 洋流性质 D. 环流形式

3图中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自然原因是

①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②动物大量被捕杀③食物供应量少,生存的空间小 ④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7月21日,在福建连城县城区(25°19′N,116°47′E)西北上空出现了奇特的局地雷阵雨天气现象(如下图),大雨从天而降,宛如一个“巨型圆柱”,在阳光照射下,色彩绚丽,似天河之水流向人间,天地相接场面震撼,据统计,雨区连城罗坊站点30分钟降水总量达到21.1毫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 5:30 B. 6:30 C. 12:30 D. 18:30

2与这种奇特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类似的有

①龙卷风 ②冰雹③雷暴 ④锋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关于局地雷阵雨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周边大范围受气旋控制 B. 该天气系统在异地生成,平流过来

C. 地面水汽充足 D. 近地面大气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 )

A. 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B. 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

C. 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

D. 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

2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人口规模减小 B. 经济增长放缓 C. 工业生产萎缩 D. 环保政策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地区人口增长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的双重制约。下图为2010—2015年我国主要省份人口总数增加和增幅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2010~2015年各省人口增长特点正确的是

A. 广东省人口增幅最大 B. 东北地区人口增幅最小

C. 天津市人口增量最大 D. 东部沿海省份人口增幅大

22010~2015年江浙地区的人口增幅远远小于新疆、西藏等地的主要原因是

A.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 B. 西部地区人口总量增加多

C. 江浙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D. 东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不同时期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 2010年上海人口增速最快 B. 2015年天津人口最多

C. 大部分城市人口数量减少 D. 一线城市人口增长最多

2导致长三角城市两个时期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 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 D.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3与前期相比,位于西部的重庆和南宁人口年均增量2011~2015年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宜居 B. 高铁网络形成,区际联系便利

C. 承接产业转移,乡村人口流入 D. 经济发展迅速,高新产业崛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70年代以前孔雀河流域胡杨林郁郁葱葱,而目前却有上百万亩胡杨林枯死。下图为“新疆孔雀河下游枯死的胡杨林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目前胡杨林大片枯死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退化 B. 降水量稀少 C. 过度开垦 D. 不合理用水

2改善该地胡杨林生长环境的对应措施有

A. 退耕还草还林 B. 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

C. 实施人工降雨 D. 人口迁移至上游地区

【答案】

1CD

2AB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前孔雀河流域胡杨林郁郁葱葱,而目前却有上百万亩胡杨林枯死,结合图进行分析。这几十年的胡杨林的枯死主要不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所以不选择B。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过度开垦本身就存在着土地荒漠化的威胁,A是结果不是原因。在荒漠地区作物生长必须依靠水源灌溉。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是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孔雀河下游枯死的胡杨林就是不合理用水造成的。故选择CD

2】在荒漠地区作物生长必须依靠水源灌溉。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是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孔雀河下游枯死的胡杨林就是不合理用水造成的,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应当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故选AB

【考点定位】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名师点睛】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自然原因(荒漠化的基础和潜在原因):1.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盛。2.地面多沙质沉积物,风沙剱害严重。3.地表径流少,河流欠发育。4.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5.气候异常。

二、人为原因(荒漠化的主导因素):1.过度放牧。2.过度樵采。3.过度开垦。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5.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三、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应该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型】单选题
束】
11

【题目】2017年11月10日讯,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出远门,航程1400公里,飞行时间约为3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C919大飞机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A. 劳动力需求 B. 交通条件 C. 技术水平 D. 资源种类

2】【2大飞机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有利于

A. 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 B. 促进产业集聚

C. 发挥各地的优势条件 D. 扩大产品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