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图比例尺为一万分之一,如将其扩大一倍,新图比例尺为
A. 五千分之一 B.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米 C. 1︰1000 D. 1∕20000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了6.5级地震,16日发生了7.3级地震,随后发生多次余震。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各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B.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D.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2)熊本县东南邻县宫崎县日向市出产一种多孔而轻量型园艺用土一一日向石,和其他栽培用土混合可以提高介质排水性,日向石不容易粉碎,适合作为盆栽植物的表面装饰土。从成因上看日向石最可能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下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直接关系着我国国家的兴衰.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1)~(4)题.
(1)图示地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 ,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
(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变大或变小).
(4)根据图示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这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是对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滑坡数与当日降雨量的关系
雨型 | 滑坡数/个 | 占总滑坡数的比例/% |
0 | 164 | 28.4 |
小雨,[0,10)mm | 96 | 16.6 |
中雨,[10,25)mm | 81 | 14.1 |
大雨,[25,50)mm | 49 | 8.5 |
暴雨,[50,∞)mm | 187 | 32.4 |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下列字母代号)。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滑坡与________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 , 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下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 , 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 , 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包括( )
①地处沿海地区;②靠近香港、澳门;③工业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矿产能源丰富
A. ①③ B. ③⑤ C. ②④ D. ①②
【2】【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目前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是( )
A. 产业基础 B. 侨乡优势 C. 人才队伍 D. 科技实力
【3】【3】珠三角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严格限制外来人口,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B. 搞好城镇和区域建设规划
C. 逐步淘汰耗能多、成本高、污染重的工业
D. 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